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過了好一陣子,忽然聽到撒撥在門口沉聲說道:“殿下,有書信。”

耶律浚朝眾人點頭示意,起身走到門口,從撒撥手中接過一個火漆木匣,回來放在桌上,從腰間取出一把小刀,颳去火漆,從匣中取出一卷白紙,開啟來細細看了,臉上明顯有欣喜之色。

他看完之後,將紙捲成一團,一個護衛立時捧著火爐走了過來。耶律浚將紙條連木匣丟入火中,望著高高竄起的火苗,笑盈盈的說道:“一頭豺狼已經被趕出大道了。”

“哦?”耶律寅吉與蕭佑丹竟然形動顏色,緊緊望著耶律浚。

耶律浚笑道:“蕭素與蕭巖壽彈劾耶律伊遜那廝,父皇已經下詔,罷耶律伊遜北樞密使,他現在的官職,是中京留守。此賊既去,張孝傑不足為慮。”

※※※

閏四月初一。

大宋,崇政殿。

大臣們按著班次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皇帝趙頊頭戴皂紗折上巾,身著淺黃袍衫,腰間繫著玉裝紅束帶,腳穿**靴,端坐在御椅上。今天的朝會,雖然不是一年三次的大朝會,但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是第一次在朝堂上辯論兩個版本的官制改革方案。

在今天這樣相對大規模的朝會之上,翰林學士石越的班次,是相當的靠後的。至少如韓絳、呂惠卿、蔡確、曾布們,都遠遠的站在他前面。他能看到的背影,也就是同為翰林學士的韓維罷了,他的背後,站著翰林學士元絳、張璪。

但是崇政殿之上,每個人都心知肚明,今天的主角之一,就是站在人群中的石越與韓維。

“諸卿,改官制詔頒下之後,中書門下與學士院分別呈上了一個改官制的條例,眾卿都已經看過,今日朝會,便是要討論以哪個方案為優?是否可以互相取長補短?章程拿定,便好頒行天下。”皇帝環視眾人,朗聲說道。

趙頊頓了頓,望著王珪說道:“王參政,卿先來說說中書門下的改官制方案。”

“遵旨。”王珪出列,躬身說道:“陛下頒改官制詔,詔中書與翰林院各自詳定官制,是欲使名實相符,以正名合古制,此本朝百年之盛事。國初承唐制,三省無專職,臺、省、寺、監無定員,類以他員主判。於是三省長官不預朝政,六曹不厘本務,給舍不領本職,諫議無言責,起居不記注,司諫正言,非特旨供職,亦不任諫諍。凡官人授受之別,有官、職、差遣。仕者盡以登臺閣、升禁從為顯宦;而不以官之遲速為榮滯。於是陛下慷然欲更其制,下詔議行,臣等愚昧,以為宋承唐制,官制之變革,其要者,無非是使一切領空名者,盡皆罷去,而以階寄祿。故中書門下所上官制,有三省六部,有職事官、散官、勳爵諸等……”

王珪口若懸河,說了大半個時辰,無非是介紹中書門下的改官制方案,石越等人,早已知道讀過,中書門下的方案,完全以《唐六典》為基礎,再輔以宋制,是一箇中規中矩的方案,三省事無大小,以中書取旨,門下審覆,尚書執行,分班奏事。這個方案,既沒有任何創舉,也原封不動的保留了樞密院等機構設定,並沒有要求增加相權。較大的改革,是撤消了三司使,使其權歸於戶部。

等王珪說完,趙頊微微頷首,目光投向石越,微笑道:“翰林學士石越。”

“臣在。”石越連忙應答道。

“卿說說翰林學士院的方案。”趙頊含笑說道。

“遵旨。”石越應聲出列,朗聲說道:“陛下下詔釐定官制,詔臣與翰林學士韓維、元絳、張璪,以及樞密院承旨張誠一領其事。臣等以為,改官制之要義,除了名實相符之外,須要使權力互相制衡、增加效率,去除冗官與重複設官,故此臣等所定官制,是以唐制與國朝舊制為基礎,權衡古今利弊得失而設……”

呂惠卿早已讀過石越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