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們的態度已經不像和顧金山說話的時候那般和氣。吃飯的時候,傅清揚毫無疑問地被讓到了上座。這頓飯吃的時間不長,關鍵是傅清揚記著還有正事,所以情緒不高。他這位貴賓情緒不高了,其他人自然也就更沒有情緒了。
等到酒宴之後,傅清揚謝絕了顧家的挽留,再次趕到千島夜總會。這一次,傅清揚沒有走窗戶,大搖大擺的從門口經過。很顯然,賀老三和容康早有交代,傅清揚一到立刻就有人認出他來,並且恭恭敬敬地將他帶到了總經理辦公室。
賀老三和容康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兩人找了這幾年,花費了很多精力,可是卻沒有什麼線索。這一次傅清揚一出現,立刻就發現了重要的線索,雖然要分去大多數好處,但是賀老三和容康還是很興奮。如果傅清揚不出現,那可能他們這一輩子都找不到這座洞府,那樣的話一點好處都得不到。更何況,誰知道先天武者的洞府之中會不會有什麼危險,多一個丹勁期武者,安全問題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所以,容康和賀老三兩人一點都不失落,反而有種強烈的興奮感。
正值午夜時分,傅清揚一行三人,徑自趕往灕江。此時,月華如水,灕江上隱隱有霧氣流動,更兼兩岸紅花綠樹,美得一塌糊塗。不過無論是傅清揚還是容康和賀老三,都沒有觀賞這絕美景色的心情。他們的全部注意力已經情不自禁地忽略了眼前的美景,深入到江底當中,去探尋那令人興奮的寶藏。
根據傅清揚的猜測,蕭榮的洞府應該不可能像是神話傳說中的龍宮那樣,真的是江底一座輝煌燦爛的宮殿。他覺得,縱然是先天武者,也肯定沒有這近似神話般的手段。傅清揚認為,最大的可能就是蕭榮發現了一條水下通道,通往某一座腹內中空的山峰當中。而這座山峰的特點就是,想要進入內部的山洞,就只有水下這一個入口。所以傅清揚讓賀老三和容康兩人蒐集了一些資訊,將所有有這種可能性的山峰都列出來,然後一個一個的尋找。
現在,傅清揚和容康兩人來到的地方就是灕江上的一座山峰,名為大嶼山。容康和賀老三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潛水裝置。以傅清揚的武功,內息可在體內自行流轉,縱然不適用潛水裝置,也能在水下待很長時間。不過終歸還是裝上裝置比較舒服一點。
傅清揚三人潛入水中,查詢這一個地方是不是地圖上記錄的地形。三人分頭查詢,一直找了一個多小時,可是卻發現大嶼山水下的地形和地圖上沒有絲毫類似的地方。到了這個程度,三人基本上已經能夠確定,這先天洞府不可能在大嶼山附近。於是,三人又開始尋找其他地方。就這樣,一直找了三四處地方,等到快要天亮的時候,傅清揚三人來到了伏波山附近。
伏波山位於灕江之濱,孤峰雄峙,半枕陸地,半插江潭,遏阻洄瀾,故以為名。又因漢伏波將軍馬援南征經此,有遠珠伏波傳聞得名。唐時山上曾建有伏波將軍庭。現有癸水亭、聽濤閣、半山亭、遠珠洞、試劍石、千佛巖、珊瑚巖等名勝,還有一口重一千餘公斤的”千人鍋“和重2700多公斤的大鐘,為清定南王孔有德女兒為悼其父所鑄。
波山還珠洞中,明《赤雅》載:“其最奇者,有石懸空而下,狀若浮柱,去地一線不合。聞昔有神人名揭諦者,試劍於此。”清金《廣西通志》說,“洞中踞石有巨人跡,宛如刻紋。又紫白二蛇,蜿蜒相向,存浮石絡其項,大似老龍戲珠。”關於試劍石,有種種傳說,也有說是馬援試劍造成的。宋經略安撫使范成大曾在此舉行鹿鳴宴,祝願鄉試告捷的舉人,“應表明年第三閭”。在此之前,桂林地區出過兩名狀元,一是唐代的趙觀文,一是宋代的王世則,傳說還珠洞懸石若是“岩石連,出狀元”,所以試劍石又名“狀元石”,表達了人們對多出良才的美好願望。宋梁安世在石旁題刻的《試劍石詞》有“怪石虛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