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此非才智,任自然之得也。《東方朔傳》曰:朔曰:“以人事言之,從東方來。鵲尾長,傍風則傾,背風則蹶,必當順風而立,是以東向鳴也。”
【南飛月夜 東向雨晴】魏武帝《樂府詩》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東方朔傳》曰:孝武皇帝時,閒居無事,燕坐未央前殿,天新雨止。當此時,東方朔執戟在殿階傍,屈指獨語。上從殿上見朔,呼問之:“生獨所語者何也?”朔對曰:“殿後柏樹上有鵲,立枯枝上,東向而鳴也。”
【銜火清溪 採粟員嶠】郭子橫《洞冥記》曰:帝解鳴鴻之刀,以賜東方朔,刀長三尺。朔曰:“此刀採首山之金,鑄為此刀,雄者以飛,雌者獨在。金出九陽清溪,有鵲銜火於清溪之上。”王子年《拾遺記》曰:員嶠之山名環邱,上有方湖千里,多大鵲。高一尺許,群飛於湖際,銜採不周之粟於環邱之上。
§賦
【梁徐勉《鵲賦》】觀羽族之多類,實鉅細以群飛;既若雲而彌上,亦棲睫而忘歸。爰有茲禽,六翮斯具;生無隱嘿,質有玄素。匪違涼而就暑,通四節以馳鶩;出崑山而抵玉,入召南而興賦。其識知來,其巢知風;比之烈士,時起則雄。逢翳薈而翔集,乘清吹而西東;荷休明以得性,遊苑囿以自終。
§詩
【魏收《看柳上鵲詩》】背歲心能識,登春巢自成;立枯隨雨霽,依枝須月明。疑是雕籠出,當由抵玉驚;間關拂條軟,回覆振毛輕。何獨離婁意,傍人但未聽。
【梁蕭紀《詠鵲詩》】欲避新枝滑,還向故巢飛;今朝聽聲喜,家信必應歸。
【隋魏彥深】《園樹有巢鵲戲以詠之》曰:畏玉心常駭,填河力已窮;夜飛還繞樹,朝鳴且向風。知來寧自伐,識歲不論功;早晚時應至,輕舉一排空。
○雁第七
§敘事
《爾雅》曰:鳧雁醜,其足蹼。(郭璞曰:腳間幕蹼相連也。)《廣雅》曰:〈可鳥〉鵝、倉〈可鳥〉,雁也。揚雄《方言》曰:雁,自關而東謂〈可鳥〉鵝,南楚之外謂之鵝,或謂之倉〈可鳥〉。《周書》曰:白露之日鴻雁來。鴻雁不來,遠人背畔。小寒之日雁北鄉。雁不北鄉,民不懷至。《儀禮》曰;大夫執雁,取其候時而行也。婚禮下達,納采用雁。《禮記》曰:孟春之月鴻雁來,季秋之月鴻雁來賓,季冬之月雁北鄉。《春秋繁露》曰:凡贄,大夫用雁。雁有類,長者在民上,必有先後。雁有行列,故以為贄。《山海經》曰:雁門山,雁出其間,在高柳北。《梁州記》曰:梁州縣界有雁塞山。傳雲此山有大池水,雁棲集之,故因名曰雁塞。《十三州記》曰:上虞縣有雁,為民田,春銜拔草根,秋啄除其穢。是以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犯則有刑無赦。
§事對
【集玄塞 射上林】成公綏《鴻雁賦》曰:起寒門之北垠兮,集玄塞以安處;賓弱水之陰岸兮,有沙漠之絕渚。《史記》曰:蘇武在匈奴中,昭帝遺使通和。武乃夜見漢使,教使謂單于曰:“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如其言,單于於是大驚,乃使武還。
【過雲夢 度塞門】成公綏《雁賦》曰:奔巫山之陽隅兮,趨彭澤之遐裔;過雲夢以娛遊兮,投江湘而中憩。盛弘之《荊州記》曰:雁塞北接梁州汶陽郡,其間東西嶺,屬天無際,雲飛風翥。望崖回翼,唯一處為下,朔雁達塞,矯翮裁度,故名雁塞。同於雁門。
【嬉玄渚 濯清泉】羊祜《雁賦》曰;排雲壚以頡頏,汰弱波以容與;進凌厲於泰清,退嬉遊乎玄渚。成公綏《雁賦》曰:上揮翮于丹霄兮,下濯足於清泉;經天地之遐極兮,樂和氣之純暖。
【接羽 拂翼】曹植《離繳雁賦》曰:接羽翮以南北兮。羊祜《雁賦》曰:浮若漂舟乎江之濤,色若委雪乎巖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