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v合適的。”吳玉貴就道,“第一塊地。就在三十里營子,有二十畝,都是上等的田,是王仁家的,他要的價錢是每畝地五兩銀子。”
連守信哦了一聲。
“趙家村有塊中等的田地,有二十五畝,每一畝要四兩銀子。……西村還有一塊地,三十畝,每畝只要三兩銀子。”吳玉貴看了連守信一眼,又繼續說了下去。“這三家,我看著地都合適,他們都是要現銀子。”
“連四弟你要是不著急買,我再給你打聽,還有沒有別的地。”吳玉貴又道。
眼看著就是冬天,這個時節買地,只有等到明年開春才能種莊稼,似乎並不必太過著急。
但是連蔓兒卻想,他們這次賺了八十兩銀子,拿回家去,肯定瞞不過連老爺子和連家的其他幾房人。送給石太醫的拜禮,是大房拿出來的。後來古氏曾經提過兩次,可是因為沒有分家,那個錢就算做公中的錢,她最後只好認了,但是一直耿耿於懷。
二房的二郎就要娶親,雖然有了鎮上的房子,但還是要花錢。
還是周氏。
這些人知道他們手裡有了八十兩銀子,說不好就要想法子或是借,或是要,只要連守信和張氏心一軟,那這八十兩銀子不說全部要打水漂,最後能留在手裡的肯定也不會多。
不是連蔓兒小氣,實在是現在她自己就是窮人,她打定了主意,這八十兩銀子說什麼也不能被別人巧取豪奪了去。她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買田。買了田之後,就算別人再打他們的主意,連家還有二十幾畝地,怎麼著也不好刮到她這新買的地上來。
因為心裡有這計較,剛才連蔓兒才和連守信商量,這八十兩銀子全部都買地,而且越快越好,今天就能買下來是最好。
“這三塊地聽著都不錯。”連守信就道。
“真要買,咱就去看看再定。”吳玉貴道。
“那咱們現在就去看。”連蔓兒道。
“也好。”連守信點頭道,他也是爽快的人,要買地心裡也是萬分高興。
八十兩銀子不好帶在身上,就寄存在悅來酒樓。武掌櫃是個很規矩的生意人,還寫了個字條,畫了押,這才替他們將銀子收了。大家說好了,買好了地,就來酒樓,要武掌櫃安排一桌飯菜。
吳玉貴就出門叫了一輛馬車,連同連守信、連蔓兒、五郎和小七都上了車,先往趙家莊來。
趙家莊和三十里營子兩個村相鄰,這塊要賣的地,就緊挨著三十里營子的地,和連家北面的那塊地,中間隔了一條小徑,距離不超過一里地。
大家都跳下車來,雨還在下,不過小了許多,不過是細細的雨絲。吳玉貴就將要賣的地塊指給連守信看,連守信先看了地勢,見離家這麼近,心裡已經是十分願意,又到地裡捧了一捧土,在手掌裡細細地捻了檢視。
“老弟你是好莊稼把式,這周圍的地都咋樣,不用看你也知道。這地說是中等,其實中上等綽綽有餘。這是趙金家急等著用錢,才要賣。”吳玉貴說道。,“他這地,說了要整塊賣,而且要現銀子。”
二十五畝地,每畝四兩銀子,總共需要一百兩銀子。連蔓兒他們有八十兩,他沒有細問這銀子的來歷,心想總歸是與武掌櫃有關。那還需要二十兩銀子,以他對連家的瞭解,這二十兩想來並不容易湊得。所以他才再次提醒連守信。
“吳三哥,這口井,也在這地裡不?”連守信指著地頭的井問道。
連蔓兒也跑到井邊,這井很大,直徑約有四米,但是卻不深,沒有地下水,只是用來儲存雨水和雪水的,雖然是這樣,在乾旱的時候,也是非常有用的。
“在,這口井就是他家的,和在地裡,不用另外出錢。”吳玉貴道。
連蔓兒四處看了看,再往西邊,約莫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