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表演的實質在於透過肢體語言(形)的獨特性(神)來詮釋作品的內涵。
我們在觀看一部影片的時候,首先是透過演員的動作和臺詞完成對影片內容的認知,其次才對影片有了深刻的理解。這兩個步驟是不可愈越的,否則一上來就說什麼分析與欣賞影片中的表演,那只是無稽之談。我並不否認在第一個步驟中有些動作會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但那隻能說是一種淺薄的*,還沒有上升到值得分析的層面。所以,我認為,在上述的兩個步驟完成之後,我們才能夠回過頭來評價與欣賞影片中的表演,這樣也才會更有意義。
表演的作用當然不僅僅在於敘事,更在於對影片內涵的詮釋,這樣就可以反而言之,評價一部影片中表演的好與壞當然就是看它對影片所要表達的內涵是否起到應有的詮釋作用。
我們常說,演員的表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當時的精神狀態,這固然是不錯的,但還沒有說到更深層次的表演要求。因為由於在每一部影片中,它所要說的內容不盡相同,影片所展現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所以對演員的要求自然也就不一樣,這無形中是增加了演員塑造人物的難度。作為一個好的演員,他就應該能夠理解影片的整體要求,從而設計出適合的動作來。我們拿《畢業生》與《克萊默夫婦》中達夫汀.霍夫曼手上的動作作個比較分析,以此來說明演員對影片中人物的把握。
在《畢》片中,主人公是個受著內心折磨的年輕人,他內向,膽怯;而《克》片中的主 人公則是個生活極為匆忙的壯年男子,他在事業上卓有成績。我們可以認為這兩個人的生活狀態是絕對相反的,這點也可以從達夫汀的表演中體顯出來,尤其是手上的動作。《畢》片中,主人公的手上並沒有明顯的動作,而在《克》片中,主人公的手幾乎就沒有停止過。同一個演員對兩個不同角色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段,這就表明達夫汀對影片所要塑造的人物的深刻理解。這樣也有助於觀眾對主人公的把握。
上面所講的兩部影片是對社會現象的再現,下面再提一部上升到哲學層面的影片,它的內涵就要深刻許多了,我們看這樣的影片又是如何表演的,順便再說一點,下面要提到的影片是抽象的,這也與上面兩部寫實風格的影片有所不同。
看過《發條橘》的人都會對影片前半部中主人公的行為記憶頗深,那誇張的動作,那舞蹈般的打鬥,尤其是在教授家的那場戲更是令人拍案叫絕,但這一切都是非現實的表演。正是這樣的暴力踢踏舞使影片主題深化而變得複雜,為什麼暴力竟然如此優美,人性中的創造力和人性中的原始的暴力到底有沒有必然的聯絡?演員在這樣的表演中完全用動作點明主題。
透過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表演是要以影片本身作為出發點的。為了更好地達到這個目的,演員在表演中也通常採用一些必要的方法。在上面談及的《克》片中,前後兩次做飯表演的比較,就很容易使觀眾明白這裡所蘊藏的時間的無奈。與比較相對應的是重複表演的使用,例如《洗澡》一片中,二明將水管子舉向天空的動作反覆出現,則影射了中國的水文化。當然,屬於方法式的表演還有許多,這裡就不再列舉了。
在講述完影片本身對錶演的要求後,我們再回到前面所提到的問題,怎樣來評價和欣賞一部影片中的表演呢?很明顯,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帶有創造性地符合影片的內容與內涵,這樣的表演就是好的表演,否則,過即過離都應屬失敗之列。我很不同意為看錶演而看錶演,評介或欣賞一部影片的表演絕對不可以脫離影片本身。這樣,我們就能夠以正確的態度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