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0部分

“我們想跟李先生談談關於長期合作的事情。”

長期合作?

李文秀一開始沒明白對方的意思,不過等張家兄弟介紹了一下情況之後,立馬就明白了。

按照李文秀的理解,張家在美國的確是做實業的,而且還是做農產品方面的東西,他們手裡控制著相當一部分農場的產品對外貿易額,而且還負責農產品的加工和出口。

中國本身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其實在很多方面都能夠實現自給自足,所以如果是按照普通的國際貿易來進行進出**易的話,利潤的空間其實並不大。

但是如果是作為品牌來進行出售的話,那價格就完全不一樣了,不過目前在中國境內,並沒有那種規模十分巨大的連鎖品牌,所以他們就把目光對準了剛剛興起的24小時便利店。

從李東海那裡得知到24小時便利的創始人是李文秀之後,兩個人立馬就有些迫不及待地從美國飛了過來,一直等了將近1個禮拜的時間,李文秀才有空來跟他們見面。

“我很好奇,張先生為什麼會選我的企業,相比之下,中國境內有很多家其他的零售企業,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實力上,都比我們要強很多。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我們是做便利店,在很多產品需求方面,並不如那些零售企業大。”

24小時便利店,既然是便利店,自然是以成品居多,很少會銷售食材,所以李文秀的話其實也不算是挑刺兒,畢竟雙方合作的前提,肯定是有合作的框架才行。

如果連共同的點都沒有,合作根本就無從談起,李文秀可不認為自己的便利店還能做成菜市場的模式。

不過對方既然是遠道而來,自然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等李文秀的話音剛落下,年紀稍大一些的那位就開口道:

“這也是我們來找李先生合作的主要原因,據我所知,李先生名下的便利店目前已經有兩種模式了,一種是以服務普通消費群體為主的大眾性便利店,一種是主要為城市白領提供服務的品牌便利店,這兩種模式在便利店行業,的確是首創。

但是不知道李先生想過沒有,既然便利店能夠分成兩個模式去經營,那是不是同樣可以開闢出第三個模式。”

第三個模式?

李文秀這就有點驚訝了。

他可是過來人。

即使是十年後,便利店可也沒有什麼第三種模式的說法,全家,好德,易買得等等哪一個有所謂的第三種模式,不對……李文秀突然眼前一亮,似乎想起來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後來老馬似乎也折騰了一種新的便利店模式,說它是超市,但是又有菜市場的功能,說是菜市場,但是同時又具有餐廳的功能。

但是那種模式已經是網際網路世代的產物,目前作為一個網際網路消費發展水平還嚴重不足的產業,這個模式能不能行得通,李文秀還真不敢打包票。

“不知道張先生有什麼好的想法?”

李文秀著實有點好奇,他之所以知道這種模式,那是因為他是重生者,張家的這一對錶兄弟,總不可能也是重生者吧。

“我們的想法是借用李先生的品牌,經營一家類似於便利店,但是又不侷限於只提供便利店服務的新的銷售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面,我們可以把生鮮食品和超市購物納入一個系統裡面,當然,主要是專注於食品方面的服務。”

李文秀這會兒也有些啞然無語了。

如果不是他很確定自己的猜測是不可能的話,他的確會懷疑這兩個傢伙是不是也是重生者。

而且李文秀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模式,金和實業企業目前主要的還是24小時便利店這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