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的時候。
李文秀的那篇文章總算是見了刊。
一篇高質量的經濟學論文還是很有分量的。
至少這篇文章一出,作為輔導員的張波也沒了脾氣。
反正他是發不出來這種水準的文章,至於說文章是李文秀找人代寫或者是劉寶生執筆的。
也不是沒有人懷疑。
但是為了自證清白。
李文秀也不介意在管理學院舉行了一個小型的營銷學學習會,參加的除了十來個學生代表,剩下的二十來號人基本上都是管理學院的老師。
一通唇槍舌戰之下。
李文秀果然還是保住了自己的清白,不僅僅如此,還把上輩子完成的另外一篇論文的思路再次呈現了一遍。
如果說李文秀的上一篇論文在思路方面還顯得有些稚嫩的話,那麼這一篇就是徹徹底底的老道了。
只不過僅僅是一個思路,倒也看不出來什麼東西。
但是在座的老師哪個不是人精,一聽其中的關鍵點,立馬就知道這又是一篇好文章。
頓時一個個看李文秀的眼神也變了。
坐在最前排。
劉寶生心裡不知道在想些什麼,眼睛盯著李文秀看了又看。
他是不大相信生而知之這種天才現象的,但是事實擺在眼前,他也不得不信還真有天才這麼回事。
本科生,還是大一的新生,能琢磨出這種思路,的確不簡單。
剛才李文秀說的那個思路。
只要好好做下去,肯定又是一篇高質量的經濟學稿子。
這可不是什麼隨隨便便就發出去的劣質稿,而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在業內都能引發小範圍的討論。
這小子。
賊精。
竟然又給他搞出來一篇。
“老劉,這學生你也不動心?”
邊上一個老教授還是看出來劉寶生的心思了。
無非就是礙於對方年紀太小,畢竟還是一個本科生。
一句話點破這層窗戶紙,劉寶生也沒什麼好掩飾的。
“動心是動心,但是這小子脾氣犟得很,死活都不肯幹,我也沒辦法。”
碰上李文秀,劉寶生是真的沒辦法。
這小子壓根就不在乎在學術上更進一步的問題。
如果不是為了減少曠課的影響,增加不上課的籌碼,他是鐵定不會拋頭顱撒文章的。
“那還不簡單,你就跟他說,要是不跟你學,就不讓他畢業。”
這主意真夠狠的。
李文秀要是知道恐怕要哭死在講臺上。
不過他也不知道後面還會有這麼個坑在等著他。
開完講座。
李文秀又一頭扎進了圖書館裡。
經過一個多月的高強度整合,他的想法也漸漸趨於完善。
最主要的是工作室那邊,魏大忠跟田科強強聯手,已經打造出了最原始的校園網雛形。
雖然還有些地方不盡如人意,但是也算是有了原始的框架了。
就等著上線試執行。
李文秀剛進圖書館。
屁股還沒坐熱。
趙世鵬就火急火燎地衝進來,一把給他拉出來,臉上的表情有些興奮得過火了。
“啥情況?火急火燎的。”
“秀才,我們搞出來了!剛才試了三遍,這次真的沒問題。”
李文秀一愣。
但是腦子裡還是立馬就知道什麼東西搞出來了,頓時就有些壓抑不住的興奮。
如果那玩意兒整出來了,那就是真的有戲了。
“走,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