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2005年10月30日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萬不可奢華過費

萬不可奢華過費

——元春眼中的“省親”盛典

《紅樓夢》中“元妃省親”的故事,是整部小說的諸多關鍵性情節之一。我之所以如此認識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思考:一是“元妃省親”故事層面上所展現的典型意義和審美意蘊;二是脂批指出“借省親事寫南巡”所暗寓作者的另一層創作意旨。

從“故事”層面上看,讀者不僅看到了“省親”的宏大儀仗,見面時的皇家規範,而且還看到了元春的哽咽哭訴和“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的豪華。然而,透過這瞬息繁華、歡樂一時的“省親”盛典,我們必然也會看到它將給賈家帶來的巨大經濟災難。就在第18回中,元妃入園時“在轎內看此園內外如此豪華,因默默嘆息奢華過費。”當她即將上轎離開大觀園時又一次說道:“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糜費了!”在短暫的一天裡,元妃兩次說道:“奢華過費”這四個字,可謂有感而發。她語重心長地叮囑“萬不可如此奢華糜費”,固然是她愛家惜家感情的流露,同時也可看出她對這個大家族未來的一種擔心!元妃眼中的“奢華過費”是對省親盛典澆了一盆冰冷的水,澆滅了賈府上下一些人心頭的喜興,留下的是大廈將傾的殘酷現實。在小說第53回讀者可以讀到下面令人不勝驚異和慨嘆的情節:

賈珍對烏進孝說:“我算定了你至少也有五千兩銀子來,這夠作什麼的!如今你們一共只剩了###個莊子,今年倒有兩處報了旱澇,你們又打擂臺,真真是又教別過年了!”

賈珍道:“我這邊都可,……比不得那府裡,這幾年添了許多花錢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卻又不添些銀子產業。這一二年倒賠了許多,不和你們要,找誰去!”

賈蓉道:“你們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裡知道這道理。……縱賞銀子,不過一百兩金子,才值了一千兩銀子,夠一年的什麼?這二年那一年不多賠出幾千銀子來!頭一年省親連蓋花園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兩年再一回省親,只怕就精窮了。”

賈珍道:“所以他們莊家老實人,外明不知暗的事。黃柏作了磬槌子,——外頭體面裡頭苦。”

賈蓉道:“果真那府早窮了。……

其實,這種後果早在秦可卿魂託鳳姐賈家“後事”二件時已經明確地點出了。她對王熙鳳道:

……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後慮,臨期只恐後悔無益了。

這段話中的“非常喜事”,當然是指“元妃省親”一事。不幸而言中:“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之後,“果真那府裡窮了!”

透過小說中“元妃省親”,我們極容易由此及彼地聯想到作者的家世,明白脂批中所說的“借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心中多少憶昔感今”的深刻寓意。“借”是作家的一種創作方法,但在這的“借”的背後,卻深埋著作家對自己家族的結局懷有沉痛的記憶。元妃所說的“奢華糜費”,正是曹家當年接駕時“奢華過費”的藝術化,是一個真實的縮影!或許因為如此,康熙四十九年九月初二日康熙皇帝在曹寅“奏進晴雨錄折”曾經批道:

知道了。兩淮情弊多端,虧空甚多,必要設法補完,任內無事方好,不可疏忽。千萬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為什麼“兩淮情弊多端,虧空甚多”?皇帝南巡,曹家因接駕“奢華過費”而造成的“虧空甚多”。康熙皇帝心知肚明,故而發出“萬不可疏忽”、“千萬小心”的警告,這也是他惟一能夠體恤曹寅處境的“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