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甫將軍舊部為主體擴編,少說可能有一萬。
第三股嘛……首領是李樂和……楊奉,他們雖不在長安,也應該在京兆尹附近活動,和宗族與何苗都有聯絡。
李樂和楊奉是白波黃巾出身,我曾是楊奉的部下,不過他們手中的兵馬已經不是黃巾了,而是和我們一樣,都是朱老將軍的麾下,實力不會比我們差很多,人數比我們多不少。”
“皇甫老將軍?朱老將軍?你們不是一夥人嗎?”
“不是,這裡面的情況非常複雜。”徐晃搖了搖頭,解釋道,“洛陽之變後,東軍一直在何進手裡,他以東軍為主,組建了一支不小的軍隊。
後來兵權幾經輾轉落到了朱老將軍手裡,朱老將軍帶著他們打過曹孟德和王中和,兵敗後大部分回到了長安。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不過造成如今這副局面的卻是因為一件秘事。
當初李樂和楊奉其實回長安脅迫陛下出逃,但有些人不願和他們為伍,便和他們鬧翻了,那些人大多都是東軍士卒。
鬧翻之後李樂和楊奉實力大損,沒有能力脅迫陛下,只能在左馮翊和京兆尹內遊蕩。
而那些回到長安計程車卒由於和皇甫老將軍征討過黃巾,便自稱是皇甫老將軍遺留下來計程車卒。
他們原本想效仿皇甫老將軍匡扶漢室,奈何走向了歧途,分裂成了兩派。
一派臣服於宗族世家,依舊自稱皇甫老將軍計程車卒;另一派便是我們,想要繼承朱老將軍的遺志。
在我沒回到長安之前,弟兄們過得非常艱苦,據說駐紮在芳德院是希望我們能夠搶掠皇宮,好在弟兄們意志堅定,沒有行大逆不道之事。
我回來之後過得也不怎麼好,不過迫於武力,那些人還是做出了妥協,以抵禦強敵的代價換取了糧草。”
法正聽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他們的實力實在是太弱了,他費盡心思結果只揭開了長安城中複雜局勢的一角。
聽完徐晃的解釋後讓他理清了許多事情的脈絡,不過他現在對這些事情的興趣都不大,反而對一個人十分感興趣。
“徐將軍,我有一個問題。”法正眼珠轉了轉,試探道,“那些將領你都見過嗎?”
“不僅見過,大部分都交過手。”
“哦?他們的實力如何?”
“呵……”聽到這話徐晃不自覺笑了一聲,說道,“讓他們一起上,我全砍了,或許都不會受傷。”
“啊?”法正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是那些人太弱,還是徐晃太強。
徐晃卻以為法正不信,趕緊解釋:“軍師放心,我不是喜歡說大話的人。讓他們一起上,最多五十回合便可將他們所有人都斬於馬下,包括……李樂和楊奉。”
,!
“李樂和楊奉武功最好?”
“不,他們不過是我的舊識罷了,武藝稀鬆平常,張南和焦觸的武藝倒是還行,也只是還行。還有個孟達,我沒有和他打過,不知道他的武藝如何。”
“孟達……沒聽說過這個人啊,竟然能成為一軍的副手。”法正滿臉好奇,問道,“將軍知道他的底細嗎?”
徐晃又搖了搖頭說:“我也沒聽說過,不過聽口音和軍師你有些像。”
“和我有些像?將軍知道我是哪裡人嗎?”
“不知……聽著像是涼州人?”
“這麼說也沒錯,我是右扶風郿縣人,算是半個涼州人吧。”
“郿縣?距離長安很近呢。”
“是啊,畢竟涼州距離長安也不過十里而已。”
“軍師……莫不是記錯了?涼州和長安中間可是隔著整個右扶風呢。”徐晃覺得法正有些莫名其妙。
法正卻意味深長道:“請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