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去跑,不知道要跑多久,工作量大而繁瑣,根本就顧及不過來。

最重要的是,就算你跑了,也不一定收到要的貨,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蘇鈞也一直苦惱這點,石溪一直有人做特產,但是沒有一個人把土特產做大,估計就是因為這點,零散著賣倒是還成,但是要的供貨量大了,就顧及不過來了。蘇鈞想著要是能想個法子把貨源的這一個網串聯起來,事情就會變得簡單很多。

老舊的挨家挨戶的收購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

蘇鈞苦於無策,而一個月前的一件事卻讓蘇鈞看到了轉機。

一個月前,網店上有顧客想要買竹蓀,但是個時節竹蓀已經快過季了,蘇鈞的手裡也沒有了現貨,他就跑到集市上碰碰運氣。

網店的的供貨經常斷鏈,蘇鈞沒辦法,有好幾次都在鎮子上市場上高價收購土特產,算不得賠本賺吆喝,但是利潤幾乎是沒有,同等於白忙活。這也是沒有辦法沒辦法的事情,總不能開店時間不長,今天這個缺貨明天那個缺貨。

別人第一次來你的店子裡沒買到想要的東西,第二次也許久會直接繞過,網店傳播是靠口碑,蘇鈞只能在找到穩定的貨源之前走一步算一步。

蘇鈞那天和顧客說去試著找找。下了線,他就去集市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

蘇鈞去的集市也是石溪鎮唯一的集市。他在集市上找了一大圈兒,最後發現只有一個叫劉大海的人店裡有竹蓀賣。

蘇鈞買竹蓀的同時也發現劉大海開在集市上專門賣土特產的店子裡,幾乎是他需要的應有盡有,而且質量也還算不錯。蘇鈞那天在那裡拿了竹蓀之外,還拿了不少其他的貨,又和劉大海東拉西扯的聊了會兒。

蘇鈞當下心裡就有了一個計劃,這個計劃讓他欣喜不已。

以前蘇鈞每次拿現金去和山上的農戶收購土特產是沒問題,但是當蘇鈞提起讓農夫擴大種植規模的時候,別人都一笑了之,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

蘇鈞去說了好幾次都沒什麼成效,山上每家農戶的答覆也一樣,完全對於他的提議不作考慮。

農戶們都覺得蘇鈞的提議不靠譜,講天書一樣,沒人打算與他長期合作。蘇鈞上山採購來一次,農戶就賣一次,對於籤合同訂貨,他們半點不鬆口。

蘇鈞嘆了一口氣,能怎麼辦,只好慢慢磨唄。

其實也好理解,山戶們看蘇鈞那麼年輕,哪裡像是會做生意的人,而且又是一個生臉,大夥兒都怕被忽悠了。

如果擴大規模種了的東西,到時候蘇鈞跑了,或者是不要了怎麼辦。種植要投入一定成本,賣不出去不只得虧本。往這麼想,山民自然不會輕易的相信他蘇鈞,更不會輕易冒險。

蘇鈞也知道癥結所在,但是一時半會兒還真沒事辦法。但若是換個方式,不,換個人,如果換成了劉大海去和山民說,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靠著十幾年開店的信譽,劉大海可以很容易地說服農戶擴大種養規模,保證貨源的持續供應。他想,如果自己能與劉大海建立合作關係,貨源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蘇鈞想到這一點非常興奮。

石溪這邊的土特產貨分佈零散,十幾個鄉鎮村都有,如果能把貨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統化,規模化的一條龍,就勢必會事半功倍,也節省了許多的時間和勞力。

而在整合貨源的過程裡面,這個所謂中間人一定是要足夠強大,會讓人信服,既要有實力又要有人脈。要和農戶很熟,能夠抓住農戶的心理,讓農戶信服。還要有經常在接觸的貨源中,對貨無協調的一個能力。

這樣的人必須要有幾十年收山貨經驗,這樣才會有人脈的積累,有威望。這一點蘇鈞辦不到,但是他知道劉大海卻是石溪鎮的不二人選。

有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