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屬於謀士的坐席上,坐著楊彪、蔡邕、鄭玄、王允、司馬徽、龐山民、盧植、孔融,這都是時下公認的大賢。在他們的後面,曹操、郭嘉、毛玠、徐庶、荀彧、荀攸、程昱、賈詡、龐統、滿寵、劉燁……還有自己一手培養起來的欒福,當然還有簡雍、孫乾、糜竺、糜芳,這都是歷史上排的上號的能臣、能吏。
再看武將一邊陣容更加強大。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獨缺馬超。五子良將,李典、樂進、于禁、徐晃獨差張郃。此外,呂布、許褚、典韋、太史慈……哪個不是當世數一數二的猛將?
欒奕自己都為之震驚,自己手下什麼時候這麼多能人了!
在感念手下能人志士越來越多的同時,欒奕也發覺自己與夥伴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首先,物理上的距離遠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礙於世俗的等級、禮樂制度,“共而食之”離他越來越遠,不再像原來那般同一張桌子你來我往推杯置盞,而是又回到了老舊的“分而食之”,人各一桌了。
他坐在高高的臺子上,一副居高臨下姿態目視著大堂裡的一切。看著一應文武在臺下相談甚歡,卻完全聽不到他們在說些什麼,笑些什麼。這讓他莫名的感到恐懼。
其次,心理上的距離遠了……這是他最不願看到和體會到的,然而,隨著他權利的增大,他明顯體會到了現下和過去的不同。郭嘉、毛玠、徐庶這三個跟他要好到再也不能要好的朋友,自去歲開始,就沒再喊過他“奕哥兒”。哪怕獨處的時候,最多也是稱呼他教主。
曹操、荀彧、荀攸、程昱更不必說,看到他都是恭恭敬敬行禮。欒奕每每出言糾正,讓他們放輕鬆點,不必那麼客套。可是他們只是嘴上答應,卻不照做。
他知道,朋友已經開始畏懼自己了。因為他的手中握著朋友們的生殺大權,還有那讓人遺臭萬年的能力……
對於這份疏遠,欒奕很是失落。依稀間,他覺得自己被孤立了,被孤立在這高高的座位上。
他開始明白,為什麼身處高位者要稱孤道寡。權利是把雙刃斧,在他將權利的斧刃衝著別人的時候,有一面也正對著自己。
菜餚上齊,三杯酒過。
一隊舞娘走入廳堂,隨著抑揚頓挫的樂曲,翩翩起舞。
樂乃是蔡琰所作。半月前,欒奕與楊彪之女楊婉成婚,婚後正處於蜜月期。
生活中欒奕的影子又少了起來。於是,她自娛自樂,將精力傾注在歌樂之中,尤其對胡樂特別痴迷。
欒奕聞知此事,特意請了幾位通曉樂器的胡人,專門教授蔡琰胡樂。對此,蔡琰高興了好一陣子。
連續學習幾日之後,蔡琰藉助其紮實的漢樂功底,再加上天資聰穎、學習勤奮,還真收穫不少。
這不,才過幾天就編出一曲《破陣樂》,其樂婉轉動聽,氣勢恢宏,用胡琴、馬頭琴、號等胡樂,再配上柳琴、編鐘等大漢樂器,演奏起來讓人聽了熱血沸騰,如同在千軍萬馬衝殺一般。
欒奕深喜此樂,貂蟬聞知蔡琰創出新曲,特意為此曲編了舞。舞中,十三名女子一身戎裝,在堂中輾轉騰挪,展示出柔性軀體上的陽剛美,以及激情殺戮中的喜怒哀樂。
欒奕見這段舞曲恰好與出征前告別宴的主題相襯,便將其安排在了今天的宴席上。
果不其然,妙曲配美舞,相得益彰,引得眾人掌聲不斷,交口稱讚。紛紛舉杯高呼,“妙哉,當浮一大白。”
酒過三巡,在眾人輪番敬酒下,欒奕喝的有點多,腦袋昏昏沉沉,晃晃悠悠往門外走。
剛出堂們,身後呼呼啦啦跟過來兩名侍女,一名侍從,八名親衛。
興許是飲酒過多,再加上心情欠佳。欒奕莫名其妙的發起火來,“別跟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