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都要被清算,還不如抱起一團徹底架空了皇帝,可以說李玉最害怕的局面還是出現了,一直以來潘黨都是高帝李業用來打壓勳貴的手段,可當李玉上臺,潘黨也成了一匹惡狼。
前有猛虎,後有惡狼,好在還能運用“驅狼吞虎”之計,若是虎狼並作一處,便能將李玉這個皇帝吃得骨頭都不剩下。
看似只是罷了“陳芊芊”的一個隨口提議,實際上已經開始對李玉代表的皇權發起攻擊,李玉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威信開始搖搖欲墜,所謂過猶不及,他一直以來,就是用“心狠手辣”四個字作為管控百官的手段。
可一旦過了某條底線,他就成了暴君,如今在百官眼中,他就是一個不仁不義的暴君,三王的死傷,徹底改變了朝堂局勢,李玉本就靠著制衡之術統率百官,如今玩火者,就要引火上身了。
“朕有些不舒服,這些事情容後再議吧,著令地鏡司限期破案,必要將兇手嚴懲不怠!”
李玉有了一些不好的預感,加上袖中白紙上面寫的提醒之語,他不想給百官機會,立即就要退朝。
“陛下!此時時間尚早,諸事未決,豈能退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當此之時,殿外忽然傳來一聲蒼老的聲音,在他步入金輝殿之後,隨殿侍衛的喊喏才遲遲傳來。
“鄭國公上殿!”
抱著監國名器“鄭王鞭”的鄭化成,與前些時候的朝會又有不同,此時就算是將聞清之喊來了,兩把監國名器對碰,卻也不能阻止百官發難。
“監國名器”意指糾正當權者不明之舉,李玉先有“暴君”之嫌,又要“懶政”退朝,連聞清之也無法擋下鄭化成的這番指責。
“國公所謂何事?”
在“鄭王鞭”的威懾之下,連李玉也不能隨心所欲了,只能強挺著身子直視殿中的老人。
“烈陽使團已經來京好長一段時間了,既是事關北邊戰事,理應即刻召見,為何拖到如今,卻連見也不見?若是君上不想議和,老臣便將這些北疆戎狄全數打出京去,若是君上為大乾百姓想,今天還是要見一見的好。”
同樣是一個行政指導意見,催促君王處理政事,在這一點上,鄭化成只是履行自己的監管職責,沒有人能指責他的不是。
“啟奏陛下,戰事為重,先安定北方為好!”
“陛下,臣有奏,臣也以為烈陽使團議和之舉,乃是國之重事,三王之事可先放在一邊,破不破案的,也可等福王醒來再議,戰事要緊。”
“啟稟陛下,如今府庫空虛,再也撐不住戰事軍餉,而且南方作亂,今年賦稅都收不上來,北方糧倉又是被奪,如今多事之秋,還是以和為貴,休養生息要緊!”
“陛下,臣願意領兵向北,將戎狄直接打回草原去!”
隨著鄭化成的話音一落,彷彿點燃了一串炮仗,使得金輝殿內無數百官響應,再也沒有了什麼勳貴、潘黨之分,一些“風居派”自以為是在“為民做主”,也跟著一起響應,甚至還頗為“熱血沸騰”。
“宣!”
“哼!爛泥扶不上牆……”
李玉先是大手一揮,讓隨殿侍衛傳召烈陽使團,在這樣的“逼宮”之下,他不得不這麼做,他雖為王朝首腦,可是手足器官全都要他“吃東西”,他就算再不想吃,卻也只能硬塞下去。
李玉小聲又罵了一句,顯然是有些看不上那些單純的“小可愛”們了,難怪“風居派”自高帝期間就已成型,卻一直沒有得到重用,正是因為沒有根腳,所以就沒有立場。
李玉給了他們諸多好處,他們卻以“民”為重,到頭來“為民做主”就敢指著他的鼻子大罵出口。
如今,李玉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做“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