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章 “鑿穿”理論

網路上的“網結”會死亡、被查,隨著社會宏觀政策、經濟發展情況的變化,也會造成“後臺倒了”“沒錢了”等多種情況,另一方乘勝追擊,也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在現在這個複雜內卷的社會,這種持續多年的戰爭很常見。

董明軍聽了一番教誨,對莫逸信佩服的五體投地,只差跪地拜師了,很有信心,表示自己有把握贏到最後。

莫逸信很感嘆,這些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精力來玩這種不要命的遊戲。

狄山嶺有一次喝多了,就跟莫逸信哭訴自己出身貧寒,心有不甘,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業,莫逸信才給他解讀了這個社會的本質就是利益網路,只有不斷的編織屬於自己的“漁網”,才有可能找到發展的機會,自己所處的“漁網”力量越強大,越能捕捉到更大的利益,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發展就是為了利益,利益又是編織“漁網”的動力。每次看到狄山嶺為了成為“漁網”上的“網結”而不顧臉面,低聲下氣,莫逸信心裡如同刀割。

擺在狄山嶺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就是一往無前的去編織“漁網”,沒有退路,他也重兄弟感情,這就是他與莫逸信之間的默契。莫逸信是個遊戲者,他的樂趣是不斷的推銷“漁網”理論,讓大家都去編織自己的利益網路,最終整個社會會變成一張又一張“漁網”,互相爭權奪利,拼個你死我活,戰鬥的硝煙看起來五彩繽紛,絢麗多彩,這些“漁網”最後會纏成一團,拆分不開,裡邊的人糾結牽連,掙脫不開,站在網外的人看不清是什麼狀況,當然,在網外的人都是那些再平常不過的人,如平頭老百姓,雖不懂大道理,卻“日用而不識其象”,還有一些是得道之人,消耗極少,沒有爭利的慾望,內心不會起結網的念頭,心如止水。

《道德經》《道德經》第三十八章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此章把人的層次分的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