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一萬餘金軍精銳鐵浮屠,從方陣間的通道而過,不是被弓弩射殺,便是被手雷炸死,更有許多騎兵憤怒的衝到陣前,卻被盾牆阻攔,跟著被長矛活活釘死。也有騎兵想要躍馬跳入空心方陣之內,可惜他們身上的鎧甲和馬匹身上的馬甲太重,不論如何衝刺,胯下戰馬都難以越過盾牆與那三丈長矛組成的刺蝟牆。
短短半個時辰之內,一萬餘金軍騎兵便被這魚鱗排布的空心方陣群吞噬得一乾二淨,方陣內擲彈兵蜂擁而出,他們手持重斧、重刀而上,將陣外通道內倒下未死的金軍騎兵一一斬殺乾淨,就連受傷的金軍也都補刀,真是一個俘虜也沒留下。
而後號角吹響,宋軍開始變陣,方陣聚攏後,讓出兩翼通道,宋軍後陣早已經摩拳擦掌的龍騎兵與驃騎兵飛馳而出,直撲向後面金軍的輕騎兵與步軍而去。
宗翰目光呆滯的望著對面宋軍陣內的慘劇,他束手無策,當見得宋軍騎兵呼嘯而來時,他也只能拔出長刀喝道:“諸軍死戰!”他知道後面的金人輕騎兵與步軍是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對面的宋軍重甲龍騎兵的,山東路的龍騎兵與金人的鐵浮屠是不相上下的重甲騎兵啊。
很快金軍的輕騎兵被重甲騎兵擊潰,他們身上的鱗甲很容易被龍騎兵的重斧、重刀砍開,也很容易被龍騎兵的馬上手弩射穿,而他們手中的輕弓快刀卻難以殺透龍騎兵的雙層重甲。金軍輕騎兵很快潰敗下來,四散奔逃,很快宋軍的驃騎兵便追趕了上去。
宋軍驃騎兵一般的也是鱗甲穿戴,馬匹沒有護甲,但他們罩了一層防箭的棉甲,防箭的能耐比金軍騎兵要好,是以兩支輕騎兵上演了一場逃亡與追殺中的獵殺好戲,可惜金人的牛角弓也很難穿透棉甲與鱗甲,一場戰鬥變成了一場宋軍騎兵獵殺金人騎兵的戲碼。
驃騎兵追殺金人騎兵而去,重甲騎兵沒有停留,他們胯下戰馬依舊飛馳,帶著巨大的衝能,直撲金軍步軍方陣。金人排布的是這個時代常用的步軍拒馬疊陣,一般的也是前排盾陣,中間長槍、後排弓弩手,呈一字排開。
這種陣型對騎兵來說,也不是難以攻破,只因它成一字型排布,是以聰明的騎軍指揮官只會集中兵力衝擊三到五處,只要犧牲前面十餘名騎兵,定能衝開一個口子,而後騎兵從衝破的口子蜂擁而入,敵軍的陣勢立刻被破。
適才金軍鐵浮屠衝擊宋軍空心方陣時,前鋒軍的金軍大將也不是沒想過這一招,但宋軍排布的方陣是個群落的魚鱗陣,每個小空心方陣只不過是千人,就算能突破一個方陣,也不能破其大軍陣,更何況金軍騎兵在準備集結兵力衝擊一處的時候,宋軍的擲彈兵必定會用手雷朝金軍騎兵最密集的地方投擲,將密集的金軍騎兵炸散開來,於是金軍騎兵沒有能夠組織起有效的衝擊陣型來,只能是三五騎孤零零的去衝擊方陣盾牆,結果自然也是被分散擊殺,就算偶然被衝破一兩個口子,但沒有後續跟進的騎兵,這些口子也很快被方陣中其他宋軍士兵補上,也就能繼續保持方陣的完整。
但現下金軍的步軍疊陣卻沒有這麼幸運,他們沒有手雷,也沒有訓練過如何排列空心方陣,他們只會排布拒馬疊陣,為了保證兩翼的安全,他們只能將陣型排成弧形,儘量避免騎兵迂迴,但排布弧形陣線,就意味著陣型會很薄弱,因為越靠弧度的圓心,能夠站下的人數越少。
於是龍騎兵集中衝擊金軍疊陣幾處薄弱之處,當先的龍騎兵不顧自己安危,頂著敵人的長矛直衝過去,很快連人帶馬死在長槍之下,後面跟進的騎兵隨即跟上,此時長矛已經難以回收,宋軍騎兵便用重斧揮砍盾牆。如此反覆衝擊,好幾處衝擊點上,在死傷十餘名龍騎兵之後,終於衝開了金軍的陣勢,金軍步兵還沒來得及補上缺口,後續蜂擁而上的騎兵便趁勢而進,將缺口擴大。
宋軍龍騎兵從缺口揮舞大斧而過,將兩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