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萬軍屬。再有十萬軍馬史大郎那裡留下兩萬餘人,我這裡為了矇蔽官軍,教一部軍屬換了軍衣,充作十萬之數,因此看起來隨軍家屬少了。實則東來兵馬只有七萬五千餘人,而隨軍家屬並能工巧匠、軍醫書生、白蓮教隨軍高僧等,一共是有八萬六千餘人。”
盧俊義頷首道:“原來如此。”黃文炳插口問道:“所部東遷而來,那華西原來的產業如何安置?”朱武道:“軍械、火器工坊一分為二,一部隨軍東遷,一部交由史大郎,安置在少華山深處,依舊為史大郎兩萬餘軍馬供應軍需。而民間產業中,如琉璃坊、釀酒坊等皆一併搬遷東來,而酒館、茶肆、客店、賭坊等,大部還是由史大郎等豪強經營,化成是各州縣豪強的產業,其餘的都作價賣與官府,而劉光世與韓世忠那裡,我等做主,送了兩個幾家酒樓,算是結交兩人。還有招安天使,連同接管華州的知州、知縣等人也都送了些產業,自然不會查問我等產業去向。”
公孫勝聞言嘆息道:“朝廷**若斯,焉能不敗?”三娘笑道:“若他那裡不**,我等都還是良民,又豈會坐在這裡?”眾人聽了都是一起笑了。
笑罷三娘道:“如今東遷軍馬都到了,那便儘快安置軍民,著手準備經營山東一路。這些時日,各地交割的戶籍、地方錢糧進項、各類產業情狀,都陸續報齊,我四州之地,共統轄戶口一百八十餘萬戶,人口五百七十餘萬,良田兩千五百餘萬畝,鐵礦、煤礦等礦產二百餘處,又有鹽場五百餘處,林場、漁業、牧場等若干。這些都是交割時候原來宋廷官府的籍策文案所錄,料想還有許多人口、田地、產業未曾登撰其上。”
公孫勝笑道:“官府最大的遺漏便是我梁山那一大片了。”眾人聞言又是笑了起來,三娘也莞爾道:“梁山水泊四周,我等也開墾了不少良田,漁業興旺,各類產業也多,稍後一併計算入內。”
頓了頓三娘又道:“如今要治理山東路,釐清自個兒家底便是萬為要緊。如今各路軍馬還在剿匪,我想待年底時候,剿匪之戰結束後,便重新清點戶籍人口,丈量土地,好為下一步施政做準備。”
盧俊義讚道:“師妹此舉,想到前面去了,治理地方好比管家業,當然要算清家內人口、田地、產業之數,否則千頭萬緒,無從著手。”
三娘笑道:“我自小打殺慣了,治理地方,經營產業,自然比不上師哥你這個一方大財主,這治理地方之事,待得大項方陣都定下後,自然還是要師哥你主持的。”眾人聞言又都是笑了起來。
盧俊義笑道:“師妹吩咐,焉敢不從?”三娘嗯了一聲,續道:“釐清家底,清點戶籍人口、田地、產業,此乃我想到的第一要務。除此以外,這些時日,我還做了一個三年計劃,只等家底釐清後,便即著手推行。今晚便請諸位一起來參詳一二。”
當下三娘取出一份厚厚的冊子,交給黃文炳來誦讀。黃文炳畢恭畢敬結果冊子,輕輕展開後朗聲念道:“《山東路三年治理綱要》。總則,為確保山東路開鎮後,地方民生、軍事、交通等各項要務發展,特釐定此綱要,各部各軍當以此為綱,治理地方,萬勿懈怠。”
公孫勝肅然道:“此乃我山東路治理之基石,有此為綱目,行事便不會有所偏差。”
只聽黃文炳道:“主公其上列了十三款大小施政綱要,諸位請聽仔細。第一款便是釐清地方稅制。今後山東路稅制分三大類稅種。一則是農稅,二則是商稅,三則是厘金。農稅廢除宋制所有苛捐雜稅,一應田地皆按所出產量,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