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一仗,具體過程不清楚,但結果很確定,少康被打敗了。

寒浞三十九年,戰敗成功逃跑的少康投奔了有虞氏(今河南虞城南),這個有虞氏可大有名堂,因為他們是虞舜的後代,在天下那是相當有威望,也正是如此,有虞氏成為了少康的保護傘,能讓少康聚集足夠的力量進行反擊。

有虞國國君虞思見少康年輕有為,一表人才,便任命少康為庖正,主管膳食,並把兩個女兒“二桃”嫁給了少康,為他修建了綸邑(今河南禹州順店鎮康城村),此地土地肥沃,“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即方圓十里的土地和五百人的部隊,雖然不多,但總歸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少康體察百姓疾苦,獲得了百姓的支援,刻苦習文修武,廣交豪傑,招募勇士,為復國積蓄了力量。

寒浞五十五年,少康三十四歲,曾經逃亡到有鬲(今山東省舊德平縣)的夏朝老臣伯靡,暗中聯絡斟灌氏和斟鄩氏殘部,投奔少康,再加上有虞氏的幫助,最終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復仇大軍,憑藉這支軍隊,少康正式向寒浞宣戰。

寒浞五十七年,少康先命將軍女艾到寒澆軍中做間諜,分化其實力同時刺探軍情,時機成熟後,親自率軍攻擊寒澆的過邑。此時寒澆已過花甲,再沒有當年之勇,而且過邑多年無戰事,軍隊戰鬥力早已下降,加之女艾擾亂軍心,戰鬥沒持續多久,過邑即告破,寒澆被殺。

寒浞五十九年,少康命長子姒季杼(或寫作予)攻打戈邑,寒豷迎戰。季杼用疑兵之計使其中計,最終,夏軍勢不可擋,收復戈邑,寒豷被俘,少康殺之。

寒浞六十年,少康命伯靡率領有鬲氏和斟灌氏、斟鄩氏大軍,進攻斟鄩,在清除第一批抵抗部隊後,少康親自攻打斟鄩,寒浞此時已是八十多歲老頭了。寒浞部下看大勢已去,臨陣倒戈,將正準備自殺的寒浞捆成粽子,然後開門獻城。少康將寒浞處以凌遲,同時將寒浞一族斬盡殺絕。夏後復國。

少康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他不但有武功(不是武術),更有文治。

少康奪回王位後,及時安撫百姓,建都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修皇宮,坐鈞臺,置九鼎,天下諸侯紛紛擁戴。因為童年的不幸,少康對來之不易的成就十分珍惜,他在復國後勤政愛民,講究信用,重視農業和水利。其在位時期,天下太平,國家強盛,史稱“少康中興”。

從“太康失國”到“少康中興”,前後共計約百年,其中令夏朝出現40年的中斷史。少康之母緡大難不死並生下少康,為夏後延續一脈,功不可沒。少康勵精圖治,終於復國並帶來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興,是一個值得敬仰的君主。

還有,一說少康還叫杜康,被稱為“酒仙”,“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曹操的名句。不過,關於杜康的說法有很多,例如,有的說是黃帝時人,有的說和劉伶一個時代。說少康就是杜康,只是其中一說而已。

少康在位21年,死後葬於陽夏。其子季杼(帝予)即位,征伐東夷,使夏王朝達到鼎盛。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少康晚年封了一個庶子姒無餘到會稽(今浙江紹興縣),負責祭祀大禹之墓,此人後來建立了一個國家,而該國後來出了個大人物,他的名字叫做越王勾踐!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十九 死諫開先第一人——關龍逄

中國古代有句俗話,叫做“文死諫,武死戰”,意思是文官冒死進諫,武將誓死奮戰。展現一種忠君為國的精神,體現一種視死如歸的勇氣。

中國自古至今冒死進諫的人物有很多,遠有比干、屈原、魏徵、海瑞等,近有李鼎銘、彭德懷、陳布雷等,他們結局有好有壞,甚至有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