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頭大皺,展揚是靠著宿識積累的智慧文氣才能夠寶籙化虹,倒不被老子放在眼中。只是展揚原本就是金仙之流,日後或許也有登臨大羅的可能。
而那位徒子旦(姜旦)是人族先賢轉世,日後又是百家諸子之一,由不得李耳不上心。而那位孔丘同樣也是百家諸子,他頭頂的文氣跟其他兩人還有些許不同。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起燁龍的純粹文道之法沒有破魔之功,這位孔丘頭頂的文氣中隱隱有仁德祥瑞之氣作伴,恐怕等閒外魔根本就不能靠近,日後文道說不得也就在這位手中發揚光大。而且同樣是日後百家諸子之一,這位身上的氣運可是比徒子旦要雄渾深厚多了。
此子日後必是吾道大敵!李耳心中突然冒出一個念頭。
“三個頑劣之徒,如今還不能參悟天書妙法,哪裡值得聖人這麼誇獎?”燁龍氏看到老子眼中的寒光,打哈哈道。
“倒是可否借聖人寶地一用?吾欲將此處的書籍統統記錄在案,以便日後教化人族所用。”
“這藏書室的說法原本就是來自於你,說起來也算是史家一脈,你隨意就是。”
……
經過三道聯手打壓。三界中的魔道終於沉寂下去。當然這只是面子上的平靜,波旬魔主仍然在盯著善慧的轉世之身,準備對這位日後的佛門之主動手。而冥河等人也由明轉暗不敢在過分攻擊那些轉世聖賢,而是另謀他法準備日後勾引這些聖賢,讓他們的思想走入歧途墮入魔道。
又是幾十年的時間,燁龍氏將門下諸人再度遣派出去。尤其是孔丘,作為日後儒家的創始人,燁龍氏對其可是寄予厚望。
一日,紫氣席捲,燁龍氏作為人教大聖。突然心中有感向火雲洞看去:“百聖圖已經開光了?”
百聖圖是伏羲為日後諸子百家大興而煉製的一張寶圖。只要一脈道統立下,百聖圖上立刻就會顯出法相。
“百聖圖應該由老子來開啟才對,這麼說道家道統居然已經立下了?”燁龍神色一動,向函谷關看去。
“好一位太清聖人。居然靠一部《道德經》就能鎮壓整個道家的氣運。”
《道德經》可以說是華夏最著名的一部經典。老子沒有在道家留下任何一件靈寶。只靠著此部經書便將整個道家的氣運給鎮壓住。
“既然你立下道家,那麼吾等也可以動手了。”燁龍將史鑑拋向空中。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鑑。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吾燁龍氏為曆法之神,創史家一脈,記載吾人族千秋盛世,啟示後人。以‘史鑑’為鎮運之寶,鎮壓吾道氣運。凡吾道中人,當不畏強權,不慕虛榮,以公正心記錄一切歷史。”
史鑑上一道赤氣沖天,象徵史家的真正確立。火雲洞中,軒轅夫婦正在看著百聖圖上的老子聖像,突然在道家老子左邊又有燁龍氏手捧寶鑑的法相顯化。
神農夫婦原本正在遊歷人族,看到燁龍氏立下史家也不由笑了。神農言道:“既然老師都已經出手,吾等也不好耽擱了。”
神農袖中丟擲當初跟農道一同創下的耜耒兩件功德神器:“吾神農氏為農業之祖,在此立下農家一脈,願吾族人日後民生安康,不受飢餓之苦。”
兩件功德聖器接引天空中的功德金光,品質直接大大提升。只是如今農家初立,又沒有什麼正經傳人,神農直接就把此二物拋向姜國交由姜氏一族看守,日後轉交給農家傳人。
接著,神農舉起一本經書:“吾神農氏號醫藥之祖,在此以《神農百草經》和慈善仁心鎮壓醫道氣運,願醫道後輩承吾之願銘記醫德,以仁為本,濟世救人,方不負吾等一身醫術。”
醫道立下,神農本草經得到功德金光加持成為一件功德至寶,被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