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佩丁當冠笏全。”

單衣

亦作“禪衣”。形制略與袍同,衣袖寬大,以其無裡,稱禪衣。漢魏以來,除平時在家穿著外,也可用作官員朝服,但只能作為襯衣,穿在袍服裡。江陵馬磚一號楚墓出土的服裝中有繡羅單衣、繡絹單衣。楚國貴婦的直裾單衣乃用正裁法制成,前身、後身及兩袖各為一片,每片寬度與衣料本身的幅度大體相等,右衽,交領,直裾。衣身、袖子及下襬等部均呈平直狀,無明顯弧度。領、袖、襟、裾均有一道緣邊。袖端緣邊常用兩種顏色的彩條紋錦鑲沿。《漢書。江充傳》:“充衣紗縠禪衣,曲裾後垂交輸。”《魏書。外戚傳上。馮誕》:“使彭城王勰詔群臣脫朱衣,服單衣介幘,陪哭司徒。”唐李頎《行路難》詩:“父子兄弟綰銀黃,躍馬鳴珂朝建章。火浣單衣繡方領,茱萸錦帶玉盤囊。”《資治通鑑。晉簡文帝鹹安元年》:“王於朝堂變用,著平巾幘,單衣,東向流涕,拜受璽綬。”胡三省注:“單衣,江左諸人所以見尊者之服,所謂巾褠也。”

袞衣

簡稱“袞”。亦稱“袞服”。為古代天子王公的禮服,因上有龍的圖案得名。中國傳統的袞衣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料、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周制,前六章繪於衣,後六章繡於裳,皂衣絳裳,衣裳相連,形制似裘。東漢以來,大體相沿。清代廢除十二章紋,但皇帝袞服紋飾仍以龍為主。《詩。豳風。九或》:“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朱熹集傳:“天子之龍一升一降,上公但有降龍。以龍首卷然,故謂之袞也。”《南齊書。輿服志》:“袞衣,漢世出陳留襄邑所織。宋末用繡及織成。建武中,明帝以織成重,乃採畫為之,加金銀薄,亦謂之天衣。”《明史。輿服志二》:“洪武十六年定袞冕之制。袞,玄衣黃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清史稿。輿服志二》:“'皇帝'袞服,色用石青,繡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兩肩前後各一。其章左日,右月,永珍篆文,間以五色雲。”

下裳。主要為女服。漢代裙式僅四幅,上窄下寬,不施邊緣,裙膘用絹帶,兩端縫有繫帶。南朝裙式較廣,多著條紋間色裙。唐代初興緊身長裙,裙腰束至腋下,後趨寬鬆。一般為六幅。通著的石榴紅裙一直傳到明代。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中施細繝,多如眉皺,稱百疊、千褶,是明代百褶裙的前身。明代裙腰細褶增至數十,裙上紋樣更加講究,著名者有“月華裙”、“鳳尾裙”等。其年輕婦女的襦裙中間常加一條短小的腰裙。清代男子穿裙已不多,女裙則以紅為貴。南方少數民族婦女多喜著裙,如黎、瑤穿短裙,壯穿長裙,傣穿筒裙等。《莊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初學記》卷二六引《晉東宮舊事》:“皇太子納妃,有絳紗復裙,絳碧結綾復裙,丹碧紗紋雙裙,紫碧紗紋雙裙。”《太平廣記》卷三一引前蜀杜光庭《仙傳拾遺。許老翁》:“唐天寶中,益州士曹柳某妻李氏著黃羅銀泥裙,五暈羅銀泥衫子,單絲地銀泥帔子,蓋益都之盛服也。”清葉夢珠《閱世編。內裝》:“裳服,俗謂之裙。舊制,色亦不一,或用淺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繡,織以羊皮,金緝於下縫,總與衣衫相稱而止。崇禎初,專用素白,即繡亦只下邊一、二寸,至於體惟六幅,古來已久,古時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如水紋,不無美秀,而下邊用大紅一線,上或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