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0部分

又有一番安撫了。所以,最好的結果就是,油田及管道仍然歸切克弗能源股份公司所有。

日本國政府早就盯上了西伯利亞地區的油田。一直想從西伯利亞拉一條輸油管道到日本,以解決石油進口的運價、供應及速度問題,甚至有考慮進行石油能源的戰略儲備。只不過。日本和蘇聯之前一直都因為北方四島問題跟蘇聯拉扯不清,日本國的石油始終依賴著中東及西伯利亞方面的遠洋進口。但是,這樣進口石油,高昂的石油運輸費用讓日本國政府一直都沒有放棄對西伯利亞油田鋪設輸油管道的覷視。

日本國沒有放棄,但是鋪設書友管道地問題卻一直擱置著。之後,蘇聯各方面格局進入了動盪期,這個問題就更沒法談了。但是很快,他們發現,在不聲不響中,由西伯利亞鋪設向中國的輸油管道已經開始動工了。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輸油管道既然能往中國鋪,為什麼就不能往日本鋪,不就是跨過一個海峽嗎?鋪設管道的費用有不用蘇聯方面出,日本國甚至可以協助蘇聯當局以解決一些經濟方面地問題,畢竟當時日本還是很有錢的。再次將擱置的問題拿出來說之後。他們才發現事實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蘇聯各方面動盪不安的局勢使得蘇聯當局根本沒人理會他們,或者要價超高,讓當時有錢的他們都覺得這是在搶他們的錢,而且北方四島的問題也一直襬在臺上。蘇聯當局是要求日本國能夠放棄對北方四島的糾纏。這些使得他們就鋪設輸油管道的問題碰了不少釘子。

緊接著,日本地經濟瞬間崩潰了。別說去談什麼輸油管道了,能養活自己,就已經很不錯了。因此,對於從蘇聯鋪設輸油管道的問題,日本暫時放棄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西伯利亞的輸油管道鋪設到中國。

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喘息,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影響已經得到了相當地緩解,各方面雖然沒有恢復元氣,但相比起剛崩潰那會,已經是好很多了。有了多餘的精力,日本國政府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再次盯向了西伯利亞。雖然,日本國政府不知道自己國家的經濟以及其他方面會什麼時候才能恢復過來,但是他們知道,日本國重新發展起來是必然的,那麼在石油需求方面,也是必然要考慮地問題。只不過,蘇聯此時各方面地格局更是動盪不堪,特別是八一九事件之後,蘇聯當局甚至懶得理日本政府。

緊接著,就在日本政府考慮著應該如何找出說服蘇聯當局突破口的時候,戈爾巴喬夫突然辭職了,將國家權利移交給了俄羅斯總統。很快,他們又發現,原本西伯利亞私有制頗高地各個內外資企業的油田沒多久就被俄羅斯當局收回為國有了。在這裡,他們又看到了希望,畢竟俄羅斯不是蘇聯,政治在經過短暫的整頓之後相比先前的蘇聯穩定了許多,而且對待油田方面的政策又不一樣,雙方如果交涉好了,說不定真能把鋪設一條管道過來的問題給解決了。

確如日本政府所想,俄羅斯政府相比起蘇聯的不理會來說,至少願意就這個問題進行雙方之間的協商。只不過,也正因為如日本政府所想,俄羅斯不是蘇聯,商談的結果相比起之前來確實不一樣。俄羅斯政府很明確地表示,要鋪設輸油管道可以。但請日本政府不要再糾纏本屬於俄羅斯的北方四島。另外,由於剛剛解體,俄羅斯真缺錢,如果日本政府能夠無息貸款以及用捐助或投資等方式幫助俄羅斯重新興旺起來,那麼別說一條輸油管道,若有需要,多鋪設幾條也沒問題。

就這樣,日本政府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讓他們無比鬱悶的是。這會事情到了俄羅斯頭上,這北方四島竟然成了“本屬於俄羅斯”了,比蘇聯還過分。而且,日本經濟危機剛剛過去不久,自己國家還要勒緊褲腰帶吃飯,哪來地錢借他們?這次蘇聯解體給俄羅斯帶去的損失目前雖然未知,但日本政府知道,就算日本經濟危機發生之前,傾國之力恐怕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