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部分

那些吳三桂的嫡系親信,聞言大喜,忙不迭的把李如碧拖了上來,讓他驅趕著士兵,向孫永金的陣地發動了攻勢。

在密集的彈雨面前,如此舉動,根本就是拿這些投誠兵當炮灰,李如碧如何會不知道,不過,他更知道,這些吳三桂的嫡系親信將他恨之入骨,懷疑他將清兵的伏擊計劃告訴了明軍,這才導致了伏擊的失敗。

實際上,這怎麼可能,但他已經沒有解釋的機會,只能是硬著頭皮朝前進攻。

如今,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清兵的大炮能夠及時趕來,別讓他們老是在這裡挨炮了。

在投誠兵們強大的意念面前,清兵的大炮還真讓他們盼了過來。在催促之下,這些炮手飛快的架好大炮,然後衝著兩邊的山頭瘋狂的傾瀉炮彈,企圖將明軍的火力徹底的壓下去。

幾乎就是從清兵大炮開火的那一刻起,蹲在山腳下的李如碧部投誠兵壓力頓減,遭到清兵炮火襲擊的明軍火炮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到對方的火炮身上。

一場小規模的炮兵對決,就在這種情景下展開,雙方都是互不相讓,炮彈不停的在空中呼嘯而過,然後傳來震天的轟鳴聲。

這個時代的火炮,效率的低下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對射,別說是在一天時間裡,就算是讓他們打個十天半月,也未必能分得出勝負。

看到這種情景,孫永金笑得越發甜了。憑著這種進攻的烈度,他可以確信,吳三桂將精銳部隊盡數調往這裡,清兵大營已經空虛,吳三桂的嫡系部隊和他收編的投誠兵部隊,被徹底的分離開了。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保證自己在清兵的優勢兵力面前,堅守陣地。

同時,吳三桂也漸漸的從暴怒的情緒之中恢復過來,隱隱的覺得有點不對,然後猛的一拍大腿,從地上跳將起來,大嘆道,“不好,我們中了明軍的調虎離山之計。”

他的那些嫡系親信被主帥的舉動嚇了一跳,然後再聽到吳三桂的說話,一些精明的將領頓時也想到了什麼,冷汗涔涔而下,從騰越崛起的這支明軍實在太可怕了。

自從他們將嫡系精銳盡數調到此處伏擊之後,清兵大營基本上是由卓羅的部分八旗兵和絕大部分的投誠兵把持。

如果是在以前,只要卓羅的真滿洲兵在,他們無論如何不會產生大營空虛的感覺,因為那個時候,他們相信,卓羅一定能夠壓得住那些投誠兵,並徹底的擊潰明軍的攻勢。

但是現在,他們卻在身上冒出一股冷汗,這支從騰越崛起的明軍對真滿洲兵毫無畏懼之心,更數次戰勝八旗主力,隱隱的有一種威名更勝的勢頭。如果是他們進攻卓羅的八旗兵,誰也不敢打包票,卓羅一定能夠堅持得下來。

再加上,他們在這裡同明軍交戰如此之久,雖然能夠看到李定國的旗幟在山頭不停的飄揚,但是鬼知道李定國還在不在這裡,因為眼前的這支明軍與他們以前遭遇的明軍戰鬥風格迥異,相比於善於使用地雷、騷擾和伏擊的李定國部來說,眼前的這支軍隊,更加善於打陣地戰。

如果清兵大營遭到李定國和昆明的夾擊,吳三桂的嫡系親信們,在心底裡,已經給卓羅統領下的八旗兵宣判了死刑。

八旗兵一敗,那些心懷兩端的投誠兵那裡還會堅持,說不得立刻就會倒戈相向。

等到清兵大營慘敗,昆明之敵再向他們這支孤軍發動猛攻,則清兵的雲貴主力將蕩然無存,西南戰事敗局已定,無力迴天了。

如此的結局,讓吳三桂麾下的眾將領不寒而慄,神色之間,不由自主的看向山頭上孫永金的旗號。進入雲南之後,一切都很順利,李定國和白文選已經被逼迫得逃亡邊地,大量的明軍源源不斷的投降,更是讓吳三桂的實力急劇膨脹,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些投誠兵最終將被他們消化,徹底的效忠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