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制。
修行者每次破境,實力便強大一分,相應的識海中的念力更加凝練,換句話說修行者在戰鬥中所能輸出和調動的念力便會增加,念力是戰鬥中必不可少的戰鬥基礎,在同境界的修行者中,主修念力的念師幾乎無敵,這便是念力所帶來的好處。
需要透過書院樓層間的禁制,便需要達到最低的標準,而這個標準便是守靜初境,只需要突破坐忘到守靜的門檻便可,天地元氣乃是天地本源,才剛開始學會修行的人便是要學會感覺這種玄妙的物事,學會冥想儲存天地元氣,是為初識。
初識破境便是坐忘,而修行的典籍中很確切的解釋內容:遺忘自己的肢體,拋棄自己的智慧,離開軀體而除去心智,這便是坐忘。
這句話的實質便是忘本,想要和天地自然相通,獲得本源的力量,便要忘卻自己的身體,大道相融即可。
而從坐忘突破到守靜境,只需要簡單的儲存,使識海增大,只需要冥想儲存念力即可,水滿則溢,只等時機到來便可破境,而書院一層樓的設計便是這樣,書籍是一種工具,可以增長見識,也可以平靜心境,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樓中的書籍想要閱讀,需要消耗念力才行,這樣的過程就好比人的戰鬥,只有在戰鬥中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那些只有在生死中才能體悟到的經驗,會讓你慢慢成長,隨著不停的閱讀,識海必然會消耗,人的精神自然會疲勞,疲勞便需要調養,識海枯竭便需要冥想積蓄,如此這般反覆,書院諸生那些境界不足的人的念力會越來越凝練,積少成多,便是蓄力,蓄的是破守靜的力。
書院教授在進藏書樓之前介紹過藏書樓的情況,尤其強調過樓中修行有關的書籍,這使許多人的眼睛看到的是那些珍貴的修行典籍,在大多數都是少年的院生中,這樣**luo的誘惑讓很多人下決心定目標不斷努力。
卻忘了他們在努力追求那些修行典籍的過程中,已經不知不覺間完成了某些修行的事情,相信一樓的修行書籍雖然珍貴,但這些書對於諾大的書院來說,可以說是雞毛蒜皮,不值一提,用很少的資本調動更大的利潤,何嘗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法。
這種明擺著的教學方式,無論是學院還是書院的學生心裡都很清楚,雖然是第一天進入書院,難免有些緊張和些許拘束,但在拿起那些書本時,便只有一個目標,那便是從書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凝練念力,從而找到一些新的修行宗法,至少能促進自己的進步。
進入書院的學生大多數都在十七八歲左右的年齡,有的甚至年齡更小,大多數人的修行境界在守靜左右,有的在院試開考前便有著極大的名號,河楚的範宇義不過是個秀才,卻早已是守靜初境的實力,這也是很久以前的定位,有誰知道目前的現況呢?
而那位來自南郡的天澤少年更是深不可測,傳言這位年輕低調的公子只差一步便入太虛,早早就已經站在那道門檻前,書院這屆的院生水平相當高,這種傳聞早已不是秘密。
公佈院試院榜那日排在前十的還有些陌生的名字,江夕不認識,甚至連一點風聲都沒有耳聞,而那些名字中不乏藏龍臥虎的人,這些人才是江夕需要警惕的和看重的。
詞集的前幾十頁江夕看的很是認真,有很多詞他都不太熟悉,即使詞牌曾經見過,但詞的內容卻自成一家,書頁行至六十三,書的內容排版卻大不一樣,每一首詞的後面都寫有一首跟前面詞牌名一樣、韻腳一樣的詞,而前面的詞便是這本書編輯作者的崇拜物件秦少游,而後面跟的次韻便是這本書的作者—任行之。
江夕細細讀來後詞與前詞的用韻次序幾乎一樣,雖然詞所寫的內容不同,但詞中所寫的物件全是一樣,而且用韻偕婉,情調更加突出。
前面那首詞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