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了一口氣,這人是在給自己面子才沒向張飛使力掙扎,要不是兩股力道齊加將他自身的力量反擊出來,不然也不會露出他的真實力量了。
張飛這時有點不理解:“大哥,他要殺你,你為什麼還跟他同席而食?”
劉備哈哈一笑,也不知道是試探到了吳求的內力而開心,還是佩服自己得到這位義士的尊重而開心。
“三弟切不可魯莽,來,我給你們引見。”一面指引,一面將吳求行刺前後事說了一遍。劉備說得口沫橫飛,張飛關羽聽得暗自擊節叫好。這時獐子肉也已燒烤好,四人吃肉飲酒好不暢快。
張飛聽完,大叫一聲,抱住吳求:“適才是張某人多有得罪,還望壯士不要見怪!”
第四:東萊太史慈
劉備處理好吳求的事,在平原逗留兩日,便往齊國進發。齊國臨淄乃是公孫瓚所置青州刺史部,現任刺史田楷為人謙和,不因為劉備是自己部下而有任何倨傲,反而對劉備視若上賓。
劉備也知道只因自己同公孫瓚特殊的關係,田楷才看得起自己,還經常把自己拉去噓枯吹生。劉備最喜的是同那些英雄豪傑豪談快論,至於這些虛套客話自然不感興趣,但又不能拂了他的意,所以沒事的時候自然躲得他遠遠的,閒來便整日同關張及吳求同席而飲。
劉備雖然那日小小的試探了下吳求的勁道,但畢竟一個人光有蠻勁那還沒用,便故意激惱張飛,讓他跟吳求比試。
張飛丈八蛇矛舞得密不透風,吳求單劍飄逸靈動。但吳求總是忌憚著對方的千斤巨力,所以不敢讓自己單劍跟他蛇矛碰上,只是儘量躲避。張飛見他滿廳遊走,便是惱了他的脾氣,連連呼喝,要刺吳求卻怎麼也刺不到。
張飛跳將出來,啪的一聲,將演武廳裡的一個木案居中挑為兩截。吳求見他兩眼血絲暴露,圓眼睜得銅鈴般大,怕他來真的,心裡面一膽怯,就往外逃去。張飛這下失了敵人還哪裡甘心,便跟著追了上去。
劉備一見,呼呼而笑,見剛才吳求步履輕健,雖然是先跑出廳外,但張飛顯然沒有他的速度。劉備想這人練就如此一身好的輕功,也不是一味蠻力。
關羽捋須笑道:“大哥,不若我去讓他們別打了吧。”
劉備也怕張飛要是追上他,脾氣一上來傷了吳求那也不好,正要點頭,外面奔進一個小吏,說是北海相孔融遣使來見。
劉備聽過他的名頭,記憶裡最大的便是‘孔融讓梨’,這連三歲小孩也知道。當然使他更心動的,則是孔融的名頭了。想歷史上劉備還是默默無聞時,就是得了孔融的稱讚,才出得大名。
當年劉備一高興,留下的那句‘孔北海乃復知世間有劉備耶’更是家喻戶曉。
劉備立馬讓孔融使節進來,自己則和關羽站著恭迎。
外面走進一個魁梧彪悍,只見那人甲冑在身,腰裡跨了把劍。他也沒想到劉備會躬身相迎,便快步上前,將書札呈上。劉備隨便一觀,原來是孔融所在郡治被黃巾兵襲擾,向他求救。
劉備將書札合上,見身邊這人二十多歲年紀,卻少說也有一米七八的個子,站在那裡氣度不凡。再看他頷下鬍鬚雖少,但卻十分漂亮。他的甲冑上兀自染著鮮血和汙泥,可想他一路跋山涉水而來,已自累及了。
劉備見此英雄般的人物,雖一時猜不出他是誰,更何況不便亂猜。劉備一心想結交,便趕緊讓人先備酒菜。
那人見劉備沒答話,還道他不同意,眉毛立即糾結在了一起,暗想剛才因你躬身相迎已自敬了你三分,現在卻婆婆媽媽故意搪塞,當真不夠爽快。
劉備也看出了他的神色,便哈哈一笑道:“足下不知怎麼稱呼?”
有漢一代一般尊稱別人都是‘子’‘公’‘君’‘先生’‘足下’等,劉備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