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姓李的。這不,夏州人開始行動了。一個月後,高宗益那顆做著白日夢的腦袋就掛在了夏州的城門上。可是夏州也不能沒有個主事的啊,夏州人民有開始尋找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終於在茫茫人海中,夏州人民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最佳人選,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李仁福。我們翻遍了所有的史書,也找不到李仁福和李彝昌有什麼血緣關係的證據。估計夏州人也不知道他倆到底有啥關係,他們找到李仁福的原因只不過是因為李仁福的兒子都是“彝”字輩的,於是就想當然的以為他倆有什麼關係。這樣,李仁福正式走馬上任了。朱溫管不到夏州如何,只要拜在他的門下,照例封賞,一股腦又把封李思諫的官全給了李仁福。
其實在那個亂世裡,藩鎮的部下反了主子自立為王的不再少數,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全國人民都習慣了。可唯獨在夏州,這人民的主人就得姓“李”,要是有別姓人打這個位子的主意,夏州人民可不答應。由此可見,拓跋氏一族在夏州經營百年,這個功夫可是一點都沒白費啊。
李仁福看著夏州人民把他選上了主人的寶座上,自然是下定決心堅定不移地為了夏州人民的利益服務了,所以他還是走上了兩位老李一直奉行的“你自爭天下,我做夏州王”的路線。他這麼做朱溫當然沒有意見,反正也不指望什麼,可是有個人卻越看越覺得他彆扭了。這個人就是那個在山西天天和朱溫運氣的沙陀人李存勖。
其實說句老實話,五代的皇帝中除了後周柴榮之外,我最看重的還是這個李存勖,雖說他小子當了皇帝以後怎麼看怎麼不著調,但是在沒當皇上以前,他小子還是很讓我佩服的。
這是閒話,暫且不表。就說現在吧。李存勖看著夏州跟朱溫是越走越近,那是恨得天天牙疼,你夏州李家當初也就是在我們沙陀李家屁股後面撿小便宜的主兒,現在怎麼著,看他姓朱的做了個什麼後梁的皇上,你就天天去貼人家的熱屁股啦,好吧,讓你也看看我沙陀李家也不是吃素的。
可李存勖又一琢磨,他夏州李家也不是被嚇大的,所以呢,他就開始滿世界的找幫手了。
他去找了那個比他更惦記著夏州的李茂貞。李茂貞現在是天天看著夏州流口水,他老是惦記著把他那山南的缺兒給補回來。更主要的是,李茂貞現在手裡真的缺地方了,因為劉知俊從朱溫那跑過來了。
劉知俊大家還有印象吧,就是那個當初帶兵解了夏州之圍的那位。解了夏州的圍以後,朱溫就把他放在那盯著李茂貞了。可是朱溫當了皇帝以後,他就總覺得朱溫對他是動了殺心,越想越怕,後來乾脆就跑到李茂貞這邊來了。可是李茂貞手底下是真的沒有什麼地方來養著這個劉知俊了,這時候,他想起那個他早就惦記著的夏州來了。
要說沙陀李家和李茂貞兩家那也是有“開天闢地仇,翻江倒海恨”的兩家,李茂貞*過李克用,可李茂貞兩次兵圍長安的時候,都是沙陀李家把他趕出了京城。可是現在兩家卻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朱溫。更重要的是,李茂貞現在是迫切地想得到夏州啊。既然這樣,那兩家就有了合作的本錢了。
二李聯合起來了,他們決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那個一心拍朱溫馬屁的李仁福。於是,在梁開平四年(910年)的十月,李存勖與李茂貞帶著五萬人馬東西夾擊,合圍夏州。這時候,李仁福又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