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依次落座。劉冕叫擺起了酒宴,大家小酌閒聊。片刻後便聊起了正題,請黑齒常之和張仁願推薦合適的人物,到右衛來兼任文職。最重要地一個職務,莫過於長史。長史掌判倉曹、兵曹、騎曹等諸曹事務。雖然只是個六品官,卻是大將軍身邊最重要的副手,相當於一個管家。除此之外,行軍在外時,長史也是大將軍身邊的智囊與軍師,兼顧出謀劃策的職能。
劉冕挑選的所有將軍中。馬敬臣勉強可以處理一些這類事情。可他畢竟是個粗人,雖然有能力也有經驗但精細和耐心不足,更不用談什麼出謀劃策了。劉冕也一直感覺,身邊就缺這麼個心腹智囊。
另外一個重要地文職,就是錄事參軍事,長吏的副手,主要職能是料理諸曹的內務,另外專司負責祭祀、天文、地理。能幹這種差事的人並不多,一個難點就是要懂得天文地理與占卜推算,熟悉諸項祭祀與祭典。
眾人商議了許久。張仁願最先舉薦出一個人來。乍一聽到這個人的名字時,劉冕不覺心頭一亮——姚崇!
剛剛入仕不久的姚崇。就已得蒙重用被武則天破格提拔為兵部郎中。張仁願是兵部侍郎,姚崇便是他地直系屬下。張仁願說,姚崇最大的特點,就是辦事能力強,效率極高。經常許多人連日處理不下的事務,他一人能在短時間內解決。再者,此人智慧出眾辦事沉穩。是一個很合適的長史人選。
同時張仁願也提出一個疑問:兵部郎中是從五品的官。調到右衛擔任六品長史,是否會讓姚崇感到委屈?
劉冕無所謂的笑一笑:“官職品銜的高低。在真正的能人眼中並非是那麼看中的。姚崇在兵部郎中,不過是個普通的小吏;但到右衛來當長史,卻是五萬人地大管家。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再說了,要保持品銜來不容易嗎?我向太后建言,給姚崇加封一個從四品的員外散騎常侍之類地文散官,不就行了?非但不降銜,還升他一品。”
張仁願笑道:“天官有著此等通天的本事,那自然無妨了。如此一來,姚崇必然盡心盡力在右衛辦事。”
劉冕點了點頭,心中暗喜。姚崇的大名,可是早就如雷貫耳的。雖然我對這段歷史只是略知一二,但姚宋名相的大名,誰又不知道呢?姚崇、宋,開元兩大名相,現今只見到一個。何時再遇到宋,得好好留意。
今天來的這些人當中,唯狄仁傑的品銜最低。在朝廷地正式任命下達之前,他還只是一個從四品地大理寺少卿,而且是剛提拔不久的。鼎鼎大名地一代名相,現在還只是個並不太出頭的中層官員。
劉冕特意轉頭問向狄仁傑:“狄公,你可有合適的人物舉薦到我右衛,擔任錄事參軍事一職?此職雖然只是八品,卻異常重要繁忙,非有能有德者不可居之。”
狄仁傑雖然官職低了劉冕一階,但年已近六旬,於是劉冕尊他一聲公。
狄仁傑欠起身來拱手施了一禮:“大將軍,卑職這裡,還真有一個可以舉薦。”
劉冕微笑回禮:“狄公德高望重,在我等晚輩面前就不必謙稱了。請講!”
“此人姓張,名柬之,字孟將。”狄仁傑也不拖泥帶水,徑直說道,“此人是今年賢良科進士,對策第一。雖然已過六旬,卻比年輕人還要幹勁十足精明強幹。朝廷正欲委派他到地方州縣擔任州官,大將軍若有興趣,可將此人取來一看。”“張柬之!”劉冕會心一笑:“就是他了!”
狄仁傑不禁略感驚訝:“大將軍莫非早已識得此人?”
“不,不認識。”劉冕微笑:“我只是在想,既是狄公推薦的人物,定然不會有差。”
狄仁傑爽朗的呵呵直笑:“大將軍莫要錯愛,還是謹慎對待的好。畢竟他是跟著大將軍辦事地人。”
“家有一老是一寶。”劉冕打趣的笑道,“張柬之六十多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