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家本來有王小虎是不符合進城年紀的,可是王大爺心一狠決定把小虎賣給富人家做奴才。反正他兒子媳婦都還在,還能生。小虎跟著他們卻是很難活下去了,不如好人家享福。有人勸了勸沒勸住,便也管不住了,里正只有連連嘆息。
周大嬸娘不符合進城年紀,路陽喝路陽媳婦卻是符合的,但他們不想做軍戶,路陽媳婦本家也姓路,她道:&ldo;我和路陽要為俺們還未出世的娃想,要是他爹他娘都成了軍戶,他出生後也不自由,不能讀書。&rdo;她表示不能對不起娃娃。
她祖上有讀書人血統,她也認識幾個字的,小時候她爺爺就是個秀才,一心想讓她爹讀書考狀元,可惜她爹孃沒那天分。她有點天分可是是個女娃。她兩個哥哥上了戰場就沒訊息,恐怕早就沒了。爹孃把她嫁給路陽,就是瞅著路陽是個孤兒,想培養女婿。可是路陽剛跟著唸了書沒幾天,趙王就謀反了。
如今他們朝不保夕,但是路嬸子不認命。她和路陽不行,還有她的娃呢,她不能就這樣把娃的前途給斷了。以前她爺爺在的時候就唸叨一句話,叫什麼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她和路陽打算好了,要做農戶,不能隨便成了下九流人物。倒不是看不起下九流,而是一旦成了工戶籍、軍戶,為奴為婢的賤籍,子孫後代就沒指望了。她爺爺是讀書人,可是父親和伯父沒讀書出來,家境就沒落了,成了農民,要是她在不成,淪落為軍戶。她怕爺爺會死不瞑目的。
周郡昨天就表示會跟著里正一家人走。
週三嬸子是個大嗓門:&ldo;俺聽里正的。&rdo;她男人和兒子能被找到,多虧了周大福和週二貴,反正她和老頭子年紀大了,進不了城,倒不如去下個縣拼一拼。實在不行就入了山做土匪。
她聽兒子周林說有很多流氓進不去城,就流落到大山裡,結伴在山裡活著,打劫路人做匪徒。就像他們之前遇到的封家堡的那群土匪那樣,不也能活下去嗎?
這裡雖然平原多,但山谷山林和丘陵山地密林也不少,她打聽來的就有人去了不少山林中。要是他們走了一半走不下去了,就去那個大山裡躲著。說那裡有水有野菜有野物的,她男人和兒子也會打獵,在山裡肯定能活。但她也隱約琢磨著自己這想法有些撿漏。兒子和丈夫都沒說,要是到了冬天該怎麼過。所以他們還是決定跟里正一起往下走。
她說完,她兒子周林開口了,建議他們走官道,翻大山。他們都是北方人,對走水路不熟悉,聽說南方多沼澤,多濕地,一不小心踩下去,人就陷進去了,拉都拉不上來,活活憋死在泥裡。他想想就害怕。而且走官道過大山,他們有打獵經驗,能走山路,既快又熟悉,也能找到吃的。
里正用黑黑的手捏了捏鼻子,&ldo;既然大夥們都同意往前走。我們明天領完粥後就出發。今天先去打水。&rdo;這次是輕車簡行。周大嬸孃家有個板車,他家也有板車,觀音土還有一點,他貼身衣物裡還有二十兩銀票。
這十七人決定就走官道。
既然做了決定,就動起來。周郡和路雲的罈子裡有小罐觀音土,現在有水,他們決定燒個陶瓷瓶帶上,裝水燒水盛東西都方便。
周郡之前從沒做過,只看過一些理論,他抱著不成功就算了想法,這觀音土是不能再讓路雲和周嬌吃了,帶著也費力,於是便和周大福媳婦和小周氏一起去打水,把路拾託付給了路陽媳婦照顧。
他們打水是在靠近城牆東邊的一條護城河裡打的。離這裡大概有兩里路,這點路途對於經過長途跋涉的他們很輕鬆。周郡想直接再護城河邊燒制,但是要等到晚上才行,大白天在這裡燒火,天乾物燥的有人肯定不幹。
等他們打水回來,城門口排起了入城的長隊。
周青路凜他們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