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混不吝的開口,就是一副死也不怕的模樣,還陰惻惻的笑著&ldo;你們家大業大,拖家帶口,而我王鐵牛可是什麼都沒有,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要是繼續鬧,咱就走著瞧。&rdo;
這番威脅有心人聽到心裡了。仔細想來還真不是威脅。特別是趙家的幾個兒媳婦,他們可都是有兒有女的,這兩個光棍要真是不管不顧禍害了人,要是一走了之,他們去哪找人報仇?
&ldo;鐵牛,你胡說什麼?&rdo;周里正立刻開口制止住王鐵牛,轉而對里正和鄭村長道:&ldo;我這大侄子一向口無遮攔,我們是想著和趙家和好的,我保證以後約束好他們,只要趙家從此不再找茬,我願意把我們養的三十二隻雞鴨都拿出來,無償給村裡。算是我們給大家的賠禮。本來是全部都要給的,但是趙大舅那日來打雜,死了一些,只好委屈大家了。&rdo;
來主持公道的孫里正全程沒有開口,此刻卻是點了點頭,還是周家識大體。他道:&ldo;這件事就這樣算了。冤家宜解不宜結。趙家的一塊田和周家的挨著,鄭村長,就麻煩你把那塊田挪一挪,讓兩家的田分開。&rdo;省的以後還為了一點水打起來。不挨著一起,還省事。
鄭村長點頭,&ldo;西頭那塊地本來是留著村裡孩子成年後分的,現在先把它調給你家,那塊地可是五畝多,又連成一片,靠著水源,比你們那塊地大了兩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rdo;鄭村長也退了一步。
趙家三郎聽到那西頭的地,眼睛一亮,這個補償倒是可以接受。他和周家王家挨著的地可不是什麼好地,那是趙家四郎和五郎成年後分的地,當時西頭那塊地沒給分,他們家還鬧過。
可是鄭村長就是咬牙不分,他們懷疑他是想留給自己快要成年的侄子和孫子的。如今捨得拿出來一大塊給他家,倒是意外之喜。
趙老婆子對這個結果還是不滿意,說道:&ldo;但趙家一毛不拔,天下沒這個理?既然他家願意給雞,不足把雞全部都賠我家,我就算了。&rdo;
嘖嘖。馬家老丈也在,聞言笑了,&ldo;那是周家補給俺們整個村子的,你全要了,你也不怕撐著你。他家說是耽誤我們農事了,你們家出事,我們鄉親也沒少跑上跑下的,你家出了什麼?&rdo;
當初他們打架,可是都倒在了地上,鄉親們抬著他們回屋,給他們劈柴燒水,各家還都拿了一些東西來看,而且幫著找大夫,找牛車驢車,抬人送到鎮子上來來回回的可沒少跑。這人還想全部把那些雞據為己有,可真是夠貪婪地。
鄭村長壓根不理。趙三郎知道母親說錯話了,按恨周家人狡猾,把三十雞鴨直接給了整個村子。他們再要,就是和村子裡的人爭,這不是得罪全村人嗎?
他扯了扯母親的袖子,母親瞪他一眼還想說話,孫里正開口了,&ldo;趙氏,退一步海闊天空,為了子孫後代多想些。&rdo;
趙婆子不明所以,這關子孫後代什麼事。趙家的幾個兒媳婦明白了孫里正的意思。人家那意思是你現在和他們硬剛著,要他們賠錢,那麼兩家世世代代為仇敵。你趙家再厲害可是隻有一個趙家。人家可是三十口人,而且還有很多年輕人沒娶妻,等到緩過勁來紛紛成親生孩子,以後他們的孩子可就要受欺負了。
幾個兒媳婦想著自己女兒兒子的還要在村裡立足,便開始勸著老孃了。所以最後雖然他們的臉上還有憤憤不平,但是同時都預設了村裡的處置和安排。
鄭村長見狀冷冷道:&ldo;好了,事情就這樣解決了。各家沒事都回去吧。&rdo;
周家的人回去後,周里正就讓人捉雞,大搖大擺的把三十二雞全部都送到鄭村長家裡去了,還有一些雞蛋,也送給了當初幫忙拉架和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