峴山官道是前朝在的時候,集全國之力修建的一條官道。本朝建立後,朝廷重新休整啟動了這條官道,沿途設立了五十多個驛站。這條官道貫通南北,可惜前年北方地動,導致官道破碎塌陷了一百多米,又加之趙王起兵謀反,所以他封地下的官道被他把控著,斷絕了南北商路。
如今他們又重新站在峴山官道上,而且驛站就在不遠處‐‐有驛站就說明有水源。
大家都激動起來。
第19章 驛站
這條官道通暢,但卻並不好走。因為他們短短不到三個時辰,就遇到有兩撥人馬在驛站上疾馳。
五個六刀槍鎧甲,全副武裝的人,馬蹄聲噠噠而嘹亮。他們是民,遇到這些人必須要退避,而且不能阻擋他們行動。所以大老遠的聽到馬蹄聲,他們就必須趕緊行動,退到官道以外,躲起來。
第三次剛踏上官道,走了不到一里路,第三波車馬過來。這次不光有駿馬和鎧甲,還有三輛四驅馬車疾行,掛著旗幟,馬車走的慢。幾十人躲在官道兩旁看著那豪華的馬車,還能看到車夫腰上掛著的水壺和肉乾,羨慕不已。
等馬車過去,他們又重新上路,就這樣走走停停,十五里的路走到了天黑,月亮高懸。他們看到了驛站的標誌。
幾十個高高的燈籠掛在一排青磚瓦建造的建築上,離得老遠就能看到那亮如明月的燈籠。他們是不能靠近驛站的,在二三百米處停下來了。可是聽到驛站裡傳來的聲音,吵吵鬧鬧的,帶著煙火氣,終於不再是滿地的哀嚎和痛苦的呻吟聲了。之前在官道上看到的那三輛豪華的馬車,停在外面,真是氣派啊。
周郡看到那高懸的燈籠和建築的時候,甚至覺得是重新活了過來。這一路他們都是滿目瘡痍,如今見到這樣完好的建築,塵世的黑夜的熱鬧,又看看高懸的夜空的月亮,皎潔如水,預示著明日的順利。
驛站兩旁的空地上已經有災民在躺著了。見到他們這群新來的,大家也沒什麼反應,甚至有的驅趕:&ldo;去那邊,這邊沒位置了。&rdo;
黑夜中里正大概也不想惹麻煩,便也不去爭吵,又往一邊退去五六丈。找了處雜石林立的空隙處,板車卻推不進來了,所有周大福讓兩個兒子去看著。
周郡帶著路雲選了一處縫隙,稍微把亂石清理了一下,找了個兩個大的石塊,坐下來了。直接坐在地下能把屁股硌爛,周嬌就齜牙咧嘴地,&ldo;哥,我們不能在官道上休息嗎?&rdo;
沒得到回答,她也不在意,舔舔嘴,看著周郡把水壺裡最後的幾滴水餵給路拾,又看了看周圍人,湊了過來,&ldo;哥,這裡會有水嗎?&rdo;
&ldo;有的。&rdo;周郡把路拾給周嬌,讓路雲拿著小鐮刀跟著他一起出來。月亮很大,加上遠處的燈籠,隱約可以看到東西。
趁著月色,看到這亂石中間還有雜草,他要挖出來看看,找人問問能不能吃。不用他去問,已經有人行動起來了。周大福媳婦早就收拾起這些雜草了,而且她經驗豐富,確定可以吃。
至於水源,外向又善於溝通的路嬸子早就打聽清楚了。驛站後面不遠處有一口人工水井,每天定時開放兩個時辰,驛站的驛夫們同意流民可以選出幾個好手去打水喝。
所以這裡待著的流民才會那麼多。聽到這裡,周郡心底鬆了一口氣,能夠活下來了。
第二天裡正帶著兩個兒子和孫子又找了兩個大漢,帶著能裝水的東西去打水。剩下的人則在驛站附近方圓二三里路的地方轉悠,挖能夠果腹的雜草和植被。
驛站建造在平地之上,在離官道二百米左右,有石子路聯通。而驛站周圍都是荒地。
周郡注目之處,荒地一片亂石,找不到地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