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雍送他,正要出門,周郡一回頭看到趙嬸娘已經起身靠著門目光奇怪。
見他轉身回頭,趙嬸娘問:&ldo;郡哥兒,是什麼東西落下了?&rdo;笑容還是和往常一樣很和藹。
周郡略過心頭那一點微妙的感覺,讓趙雍別送了,自己回去了。
路拾一見到他就撲過來,&ldo;哥哥,夫子誇我了,說可以教我作詩了。&rdo;
&ldo;這麼厲害。&rdo;
路拾點頭,&ldo;我很厲害的,哥哥,我後天休息,可以去城裡了嗎?我答應柳爺爺陪他釣魚。&rdo;
周郡沉吟:&ldo;可以。你可以在那待一整天。&rdo;他也要去鋪子了。先把一些能儲存很久的貨物搬過去,等路嫂子能去的時候再帶一些就夠了。再去書鋪看看買一些筆墨紙硯和備考書籍,回來後直接把院子再裡裡外外打掃一遍,放些柴火過去。
路拾歡呼著,&ldo;哥哥,你真好!&rdo;周郡拍了拍他的頭,去檢查他的作業。然後吃了晚飯後,周立來了,給他也拿了兩本書,讓他儘快抄好,說對他有用處。周郡謝過了,問那磨坊的事情周里正準備怎麼辦,是不是也要掏一兩銀子。
周立說他爺爺不準備拿那麼多,四五文頂天了。拿出來也是被鄭村長當幌子,成了冤大頭。周郡表示理解。
周立回去後和爺爺說了周郡願意出三百文,周里正點點頭,他提出這個原本是想自家做豆腐更順利,但是磨坊是村裡的財產,大家都用的,要他獨自拿出三分之一來,出錢又出力不討好還為他人做嫁衣,他卻是不願意的。
第二天他就去找了趙禮和馬家的人,然後又一起去找鄭村長,好說歹說,鄭村長同意再次發動群眾。最後湊了吧唧又湊了一些錢,還差一千二百文,他們都說拿不出錢來了,要秋收後才能緩過勁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