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ldo;今晚我們就熬荸薺甜米粥吃。&rdo;荸薺削皮,切小塊,放入陶罐中,淘米煮粥,再放一小塊薑片和一兩滴麻油,在爐子上煮,最後出鍋時候再加一點糖攪拌。
路拾又是捂著肚子說撐著了,但還想吃的模樣。
周嬌一邊給路拾揉肚子,一邊道:&ldo;哥,趙嬸娘說她明天擀麵條,我也去拿點面過去,我們也好久沒吃麵條了。&rdo;
路雲拍手說:&ldo;明天吃擀麵條,就著蒜吃。&rdo;
周郡覺得不錯,他們的大蒜種出來了,蒜苗葉子被吃掉了,蒜種出苗後死了一些,最後成的大概有三十多個。完整的飽滿儲存好的有三十二個,這三十二頭蒜,周郡吃了六個,每次都是拌冷盤用掉了。
還有二十八個他曬乾了,八個準備留種,送出去五個給了趙嬸娘。還掰開一個,繼續種,沒有種在園子裡,而是種在了屋子裡的花盆裡。能不能成的也不知道,試試唄。剩下的他就留著自己用。留種八個,到時候能種一大片呢。要是還有地,他能種上大半畝。
路雲也饞麵條,想了一下,&ldo;對,就著蒜吃,在拌著蘿蔔絲。我現在就去地裡把兩顆蘿蔔回來。&rdo;
路雲說著就要動了,被周郡攔住了,&ldo;這都什麼時候了。明早再去。爐子還有些碳,再添置一些,趁熱弄點熱水把陶罐和碗洗了,之後剩下熱水去洗洗臉洗洗腳睡覺。&rdo;
&ldo;路拾,你別等了,今天沒有糖水喝,快去簌口。上床睡覺,今天我給你講胸有成竹的故事。&rdo;
冷天吃飽喝足躺被窩才最舒服。路拾悵然若失地看了一眼架子上放糖的陶罐,聽到哥哥要講故事,眼睛一閃,飛快地拿起自家的小竹杯跑去水缸裡舀水。
然後蹲在門口咕嚕嚕地簌口完畢,脫掉外衣,擺好鞋子,整齊地入了被窩,露出頭來&ldo;哥哥,我準備好了。我今天還想聽草船借箭的故事。&rdo;
周郡點點頭,&ldo;好,都給你講。&rdo;
……
第二天一大早路雲就去拔蘿蔔,周嬌抱著麵粉去了趙雍家,周郡在床上躺了一會兒,聽到隔壁稀稀疏疏的聲音。他們隔壁住的是路陽夫妻,周郡就爬起來,路拾還在睡呢,他把路拾胳膊往被窩裡塞一塞出了門去上廁所。
沒一會兒回來就看到路嫂子挑著扁擔,兩頭有兩個框。
&ldo;去鎮子上?&rdo;周郡問,路嫂子點頭。
路陽夫妻倆不再上山了,就是這樣也有人來打聽,似乎覺察到什麼了。但他們的嘴巴很嚴實,也沒人挑破。下了雪後,木炭價格就上去了,夫妻倆就開始賣炭了。
周郡想了想,說:&ldo;我明個有空也跟著你去一起去外面跑跑吧。&rdo;他看著路陽夫妻倆早出晚歸,走街串巷的賣炭,也想去探探行情。這年頭做貨郎是訊息最靈通的,找門路首先就要整合各種訊息來源,他決定就跟著路陽夫妻一起跑,互相也有個照應。
就這樣從大雪一直到小寒,他跟著路陽夫妻倆出去了七八次,幫著賣炭。
木炭價格漲了,十六文一斤,但是路陽夫妻倆賣的很辛苦,雖然早出晚歸,但有時挑著的兩筐木炭也賣不完。有的時候剛出去就能賣完,有的時候要賣到天黑。因為他們是零散賣的,要是蹲守在集市上,要有個固定攤位,還要交錢。路陽夫妻倆不想交錢,就走街串巷地賣。周郡跟著也懂了許多門道。
比如許多衚衕裡住了很多家窮人家,他們這些人就是靠著打短工度日的,還不如他們有土地的人,起碼能種個菜,他們有時候天還沒亮就起床去城外野地挖野菜,去砍柴,要是被村子裡的人發現了,還要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