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兒臣以為仁郡王此言大有不妥,自古以來,兵無常形,水無常勢,豈可以章程為限定。”
老爺子話音剛落,還沒等弘晴接著往下闡述,就見十爺已是慨然地出言反對道。
“皇阿瑪明鑑,兒臣以為十弟所言甚是,兵危兇險,隨機應變方是制勝之道也,且準噶爾向來是我大清邊患之禍,自康熙三十年自今,屢次作亂,已成尾大不掉之勢,須得盡行剿滅為妥,縱使曠日持久,亦在所不惜!”
十爺這麼一出頭,素來是焦不離孟的九爺自是不甘落後,同樣也跟著站了出來,言辭灼灼地附和了一把,所言所述還真頗有幾分見地的。
“陛下,臣以為敦郡王所言正理也,我朝數徵準噶爾,屢次重創於其,卻始終未能得全功,何故哉?非戰不利,實是後勤輜重難以為繼之故耳,今,我朝經濟鼎盛,糧秣輜重皆足,所差者不外軍餉耳,若得工部銀兩為軍需之用,足可支撐數年征戰之所需,正是夷滅其國之良機也,當得再接再厲,以防該部有死灰復燃之可能,此臣之淺見耳,還晴陛下聖裁。”
九爺話音一落,納蘭揆敘緊跟著也站了出來,振振有詞地便扯了一大通。
“陛下,臣以為平滅準噶爾之患正當其時也!”
“陛下,臣附議!”
“陛下,軍心不可輕動,當以全功為要。”
……
八爺一方人多勢眾,加之又是有備而來,這等一擁而上的架勢一出,氣勢當真逼人得很,反觀三爺一方,到了此際,還是沒能及時反應過來,一時半會都不敢輕易站出來與對方激辯,如此一來,朝議的節奏乃至風向無疑都被八爺一方所掌控,形勢對於弘晴來說,顯然是不利到了極點。
一群混賬東西,既是要戰,那就來好了!
面對著不利的局勢,弘晴不單沒慌,反倒是就此冷靜了下來,心念電轉間,已是有了計較,不過麼,卻並未急著開口反駁,而是面色淡然地任由八爺一方的諸般人等盡情表演個夠。
“嗯,能一戰而平邊患,自是好事一樁,朕倒是期待得很,此無須多議,晴兒可接著往下說好了。”
老爺子素來珍惜羽毛,自不願將邊患一事留給後人去解決,在這一點上,老爺子顯然是同意十爺等人的意見的,不過麼,卻還是給了弘晴繼續闡述見解的機會,這也就是弘晴,換了個人的話,老爺子十有**已是當場下了決斷了的。
“皇瑪法聖明,孫兒以為戰既是要打,或許真得做好持久戰之準備,三年五載下來,前線諸軍疲憊難免,若如此,恐遭敵暗算也,終歸須得有輪戰之章程才是,此便須得兵部提呈相應之計劃,而後方可謀軍需之要也,再,四叔既雲國庫已空,究竟所差銀兩多少,終歸也須得有個準數方好議補缺之事,故,孫兒以為調工部銀兩之事,當得前兩事有所著落方可議之,此孫兒之淺見也,還請皇瑪法聖斷。”
老爺子既是主張要戰到底,弘晴自不好再就戰事問題多加囉唣,索性順著老爺子的意思往下闡述了一番,意思麼,就只有一個,那便是緩兵之策。
“唔,那倒也是,朕看此事便由爾掌總辦了去好了。”
這一聽弘晴似乎不再反對從工部調銀,老爺子的心情自是大好,略一沉吟之下,順勢便將掌總的事兒交給了弘晴去辦。
“孫兒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弘晴本來還想自請辦理此事呢,結果麼,都還沒開這個口,老爺子就主動將事情交了過來,又哪有不趕緊應承下來的理由,也不等四爺、八爺等人發表看法,弘晴已是一頭跪倒在地,作出一派感激涕零狀地便磕頭謝了恩。
“皇阿瑪明鑑,前線軍需之事拖延不得,兒臣以為仁郡王既是奉旨辦差,自當有個期限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