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的醫術,而是那新奇怪異的說書本領。馬秀秀一直想在書畫市場上幹出一番成就來,所以特別關注這方面的人才,就連段譽也一樣被盯上。因為在家裡一直沒辦法攻克段譽,再加上對秦朝的憧憬,馬秀秀才願意陪他走出家門,一起遊山玩水。
《尋秦記》的出現,讓馬秀秀眼前一亮。
這一亮等待已久。
早就迫不及待,也就更加佩服。發自內心地欣賞,想要更深入瞭解作者,拉人入夥。馬秀秀已經拉了九個同事入夥,全是年青貌美的大家閨秀。還準確成立一個組織幫派,但因為一直收支不平衡,入不敷出,不好意思公開來宣佈。正因為吃夠了志氣太大的苦,受夠了不用男人的錯,才終於決定不再只找女同志入夥,將男同志全排除在外。
正準備找有這方面才華的男人加入,秦朝和段譽都恰逢其會,顯露了過人的才華。馬秀秀以為他們都是落魄書生,自信不管是憑實力還是憑魅力,都能輕而易舉將他們拿下。
一路上馬秀秀用盡心機,一天比一天奇怪,段大才子怎麼還不入套?
相比馬秀秀不知內情地拉人入夥,秦朝雖然知道,但從未親眼見過段譽一面,就已經不知想過多少次,將段譽當作秦始皇,幹一筆大買賣。學歷史上呂不韋奇貨可居,《尋秦記》中項少龍也是一樣。馬秀秀非常乾脆地行動了起來,至今還沒成功。秦朝仍然還在左思右想,至今還沒有行動起來。秦朝猶豫不決,主要是覺得功利心害人。
連自己都瞧不起自己,何況別人。
段譽最怎麼瞞著家人出走在外,也是大理國皇位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根本就瞞不過那些有心之人。要想佔段譽的便宜,可別鬧得像書裡的那些配角一樣,一個接一個都反讓段譽佔了便宜。就連那吐蕃的國師鳩摩智,身份、名聲、智力、武功和江湖經驗都表明了是在段譽之上,不也等於給段譽創造了佔更大便宜的機會。有時事情就這麼不講理。
不管呂不韋最怎麼私心為惡,項少龍最怎麼公心為善,不都也還是便宜了秦始皇!
秦朝最怎麼自高自大也不會認為,自己現在就比鳩摩智、呂不韋和項少龍都厲害。
要麼一開始就殺了秦始皇,殺了段譽,不給他們機會成長為主角。要麼一開始就別想佔什麼便宜,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擁有越多,吃虧越大。甚至連殺了都還是要吃虧,因為還有別的主角來佔便宜,這就是配角的命。但若命中註定了自己不是配角,而是主角,也就更沒必要考慮這些。考不考慮,主角還是主角,配角還是配角。
像書中段譽,不想學武也有武功送上門來,多得想不要都拒絕不了,厲害得想不殺人都控制不住。
事實上他完全可以學無涯子那樣,將多得控制不了的內力傳入別人體內。要是覺得那樣太吃虧,可以優先考慮身邊的親人。父母、妻兒、妹妹、伯父、伯母都可以,是不是呀!小說中可以不說另有原因,現實中卻必須說,不得不說。而不是說,要反過來吸收自家人的內力,使他們多年的苦修毀於一旦。如果那就是聰明,秦朝情願傻上一輩子。
秦朝不想提前與主角展開生死之戰,吃力不討好,但又怎會甘心當一輩子的配角?
這無關穿越不穿越,誰都不甘心。沒資格不甘心,有資格也不甘心。擁有的資本多了不甘心,資本少了也不甘心。
唯有順其自然,省出心思來多提升一下自己的武功。逍遙派的武功以積蓄內力為第一要義,內力為本,招式為末。秦朝也不想在招式上耗費掉太多時間,連不忌連續修煉的凌波微步都只一天四五遍,偶爾六七遍。其實單是每天四遍所耗費的時間合在一起都已經很嚇人,因為凌波微步的修煉與應用正好相反,走得越慢越有效果,這秘笈沒被寫在秘笈上。
別人是越慢越容易用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