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是一種投石車,只是比普通的投石車巨大了許多,車前有厚厚的擋板,在車後操縱的將士們可以以此抵擋敵軍的弓箭,只是十分沉重,一輛車需要五十人方能操縱起來。
守城的遼軍顯然沒有見過這種攻城機械,只是看到這樣的大傢伙,他們就算是用腳想也知道,這玩意兒對自已肯定大有威脅。遼軍將領舉起手,所有城上遼兵手中弓弩全部拉滿,陽光下箭簇閃閃發光。
只有在戰場上嘗過箭矢滋味的人才會知道即將到來的箭雨有多可怕。賀重進率領著槍盾手護衛霹靂車前進,抬頭便看見城上遼軍的陣勢,身上那十多處新舊箭傷彷彿一起開始隱隱作痛。說戰場上計程車兵是不怕死的人肯定是沒上過戰場的,賀重進也算是身經百戰,卻是打得戰越多,越怕死,只是他心底明白,在戰場上想不死的唯一辦法就是要不怕死,這實在是一件相當難以解釋的事情。
韓世忠又道:“孟彥、劉珪聽命!你兩人各率兵五百,準備接應賀校尉,但是沒有我的命令,不準前進半步!”兩人得令而去。
賀重進、孟彥、劉珪乃是他手下最為得力的三員勇將,他們所帶走的一千五百人也是朝世忠手上最主要的戰鬥部隊。韓世忠共有近三千軍士,現在除掉已經派出去的,剩下的一千五百軍士中,另一千名左右都是非戰鬥編制,真正有戰鬥力的只剩下他親自帶領的最精銳的四百刀盾兵。
轟隆隆的巨響聲中,霹靂車扔出的石塊劃出高高的拋物線,落在敵軍的城頭,落地時發出天崩地裂般的聲響,果不愧為“霹靂車”之名。只是準頭欠佳,並未擊中守城弩。守城遼將見此物威力驚人,但離城距離尚未進入普通弓弩的射程內,當下不敢怠慢,一邊指揮守城巨弩瞄準霹靂車,一邊命令一隊重灌騎兵出城破車。
城門一開,蓄勢待發的重灌騎兵衝鋒而出。
賀重進見對方已經出動,長槍一揮,大吼道:“迎戰!”
前排的一群宋朝軍土立刻蹲下,將手中巨大的盾牌立起,以尖利的下緣插入土地,築起一道防線,人兼藏於盾牌之後,用力抵住。
面對宋軍嚴密的防線,遼軍又怎會有絲毫退縮,口中發出低沉的嘶吼,明亮的斬馬刀已齊握在手,勇猛地衝了上來。
傾刻,遼軍已衝至面前,第二排宋朝軍士猛然將長槍從盾牌的縫隙中斜伸出去,同樣鋒利的槍尾也刺入土地,將長槍斜斜豎了起來,嚴然一副刺猥一般的鐵桶陣,用來對付騎兵衝鋒,保護霹靂車。
兩軍相接,遼兵不少戰馬被長槍刺中,人馬倒地,血染沙場;也有宋朝軍士連人帶盾被馬衝翻,跟著就被斬馬刀砍翻在地,雙方一時間俱死傷無數。
城上的守城弩也已經發動,八尺長的弩矢幾乎如同一根長矛,“嗚”的勁力十足,射向霹靂車,只聽得“奪”地一聲,牢牢釘在車前的擋板上,震顫不已,但是仍未能撼動顧惜朝製造的巨大的攻城機械。而五輛霹靂車已經開始輪番向城上拋石,有的砸空了,有的直接砸中了遼兵,場面一片混亂。
守城遼將一番指揮,便見有人拿了火把衝上城樓,點燃守城弩的弩矢,再度射出時已是火矢,擊中一輛霹靂車。果然霹靂車著火,一時撲滅不下,雖然著火的車仍然可以投石,不過必竟無法持久,場面相當危險。
賀重進的部隊也已經和遼軍騎兵戰成一團,一旦交手便無法躲於安全距離之外。一見宋軍入了射程範圍內,城樓之上便箭如雨下,宋軍死傷極重。
見陣前情勢危機,準備接應的孟彥、劉珪心急如焚,頻頻回頭望向韓世忠,希望他下令讓自已前去救助苦戰中的賀重進。
韓世忠緊張地關注著局勢,卻沒有任何表示。
陣前情勢危機,戚少商、應霜葉等人看著都恨不能衝上前去幫忙,但是戰場之上軍令如山,沒有主帥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