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推翻了清朝統治,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但是孫文擔任臨時大總統的時間極其短暫,被迫讓位於更具實力的袁世凱。袁世凱是清朝末期的總理大臣,手握兵權,國家政體雖為共和,但袁卻將其視為自己的政治財產,稱帝的野心蠢蠢欲動,私下著手復辟運動。他召集了許多支援自己的人,成立了“籌安會”,讓美國和日本學者用研究證明,相對於共和制,中國更適合帝制。因為那些所謂的學者都是他“僱”來的,所以得出的結論自然是他所期望的。

袁世凱致力於儒教振興、“尊孔運動”等。連稱秦始皇后的歷代皇帝?

116儒教三千年為大盜的嚴復,也發起了“孔教會”。

當時從日本回國的魯迅,在北京*任職。他在日記中寫到,政府機關通知9月28日去孔子廟參加跪拜儀式。相傳當日是孔子的誕辰。因為有通知下達,所以魯迅便不得不前往。但是到了那裡發現,所到之人不過三四十。*和下屬學校的職員至少上千,可是前來參拜的人卻只有三四十人,魯迅在日記中描寫那些人:“或跪或立,或旁立而笑。”有的人站著參拜,也有人靠在牆邊只是觀看,魯迅便是觀看者之一。

魯迅在清朝時期留學日本,就讀於東京高校校長嘉納治五郎所創辦的留學生弘文學院。魯迅在那裡學習兩年日語後,升入高階學校。初到日本,魯迅一行人由日本老師帶領著前往湯島聖堂。日本老師覺得那裡設有孔廟,中國留學生一定會覺得親切,欣然參拜。然而魯迅卻對此毫無興趣,他在日記中寫道:“正因為絕望於孔夫子,所以到日本來的,那還拜什麼?”日本人認為這是善意之舉。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如果知道日本也有參拜的廟堂,那麼一定會欣然前往,於是便帶他們前去。然而,革命的留學生大多是出於對孔子的反對才來到日本學習的。 。 想看書來

脫亞論(2)

當時中國許多知識分子和魯迅一樣,對孔廟極度厭煩。他們的反儒思想和福澤喻吉的“脫亞論”有相似之處。

革命雖然取得了成功,可是又出現了一個要稱帝的袁世凱。袁頻繁舉行尊孔活動,因此知識分子便希望推翻被袁利用的儒教。在反對的浪潮下,袁的復辟理想最終破滅,被迫取消了帝制,不久便抑鬱而亡。

當時,日本和中國簽訂的“二十一條”極大地激起了民憤。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和中國都是參戰國。雖然孫文極力反對中國參戰,但北方政府在外國的邀請下最終參戰。當時德國在青島擁有租界,並且在山東半島享受各種權益。以聯合國身份參戰的日本進攻在青島的德?

第六章 儒與近代117117軍,佔領了德國擁有的地盤。日本在提出繼承德國在山東擁有的特權同時,還要求將即將到期的遼東半島租期延長到九十九年。所有要求合稱為“二十一條”。中國也是聯合國成員,原本希望收回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並且遼東半島二十五年期限將至,理應返還,但是卻被無理地延長到九十九年,這激起了血氣方剛的中國青年的極大憤慨,於是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大規模的*示威。其中以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領導的*最為有名,這就是有名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不僅要求廢除“二十一條”,還對接受屈辱條約的政府提出了抗議。導致中國最後接受喪權辱國條約的正是“舊來的陋習”,必須把它推翻。這與福澤諭吉提出的“脫亞論”有相同之處。運動中打出了許多口號,“打倒孔家店”便是其一。“打倒孔家店”自然是反儒運動。

我們一直以來跟隨著孔子先生學習,但是現在這位先生已經不再優秀了,應當另投師門,那便是德先生和賽先生,即*與科學。

當時北京大學教授陳獨秀和胡適在言論界十分活躍。他們所創立的《新青年》雜誌在知識青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