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3頁

他好像很期待,但又有點兒忐忑,轉頭似乎還有些不甘心。

「官家。」趙祖光行過禮之後就被招手,示意近前一些。

「精神好了一些。」高溶匆匆掃過趙祖光一眼,注意力又重新放回了面前的旨意上。趙祖光作為臣下,當然不會偷窺天子寫詔書。這不是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這樣就犯忌諱了。

「其實下臣有一事不解。」趙祖光這次進宮,最主要的理由是為了確認高溶的情況。高溶果然如外頭說的那樣沒什麼事,他就放心了。而確認高溶的情況之外,他其實還有一件事想問。

「坊間傳說官家格外看重一位楊姓女官」這年頭女子的名字向來只有家人才知道,除非情況特殊,不然根本傳不出去。楊宜君的名聲是有些傳開,除了因為才名,也有高溶對她特殊的緣故。但不管怎麼說,絕大多數人是不知道她的名字的。

楊宜君剛進宮,還不怎麼出名的時候,趙祖光就離開洛陽了,之後的事情他當然不知道。這次回來,聽說有一位楊姓女官非常受高溶『重視』,是帶著曖昧意味的『重視』他的第一反應是假的,坊間傳聞這種事真真假假,搞不清楚高溶的態度,將他對人才的看重,當成是曖昧也不是不可能。

世人就是如此,男女只要關係不同尋常,就是曖昧。

然而,後面傳出高溶為了『楊姓女官』自身安危也不顧,趙祖光就有些不能確定了。

他其實也挺迷惑因為迷惑,他就更多打聽了『楊姓女官』的事。關於楊宜君的傳聞很多,真真假假,誰也說不清楚。但有一條傳聞引起了趙祖光的關注,那就是有傳聞說『楊姓女官』是蜀王后的族妹(也有人說是一母同胞的親妹妹)。之所以傳這個說法,當然是因為時人對『傳奇』『話本』非常痴迷,這種一家姐妹分別得到兩位君主青睞的劇情,看著就很適合寫成話本。

趙祖光是知道蜀王后是誰的,畢竟當初吃下蜀國,一些蜀國的頭麵人物都是有情報傳來的。意識到孟釗娶了播州侯的嫡女之後,趙祖光也想到了那個曾經對高溶春心萌動的播州侯女公子。怎麼說呢,頗有種世事無常的感覺,真沒有想到當初曾接觸過的女子,會成為蜀王妃,最後蜀國又為高溶所終結,她也成了戰利品之一。

再然後,趙祖光就沒多想這件事了。他又和楊麗華不熟,而且楊麗花進入掖廷之後不久,他就離開洛陽了,更沒有餘地去關心這種『瑣事』了。

如果『楊姓女官』真的是蜀王妃的妹妹,會是播州侯府『七仙女』中的一個,還是播州楊氏中一個平平無奇的女子更甚者,真的就有那麼巧,就是楊宜君?

趙祖光之所以不能確認那就是楊宜君,是因為『楊姓女官』入宮已經挺久了。以他這表弟對楊宜君的心思,怎麼可能如此『平淡』。雖然趙祖光無法猜測高溶與楊宜君再次重逢會發生什麼,但他知道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樣波瀾不興的樣子。

也不是說想要碎嘴八卦,只是趙祖光是真的挺好奇這個『楊姓女官』的身份的。

一邊說話,趙祖光還一邊偷偷覷著高溶的臉色。高溶卻沒有要吊他胃口的意思,只是『平平淡淡』地打斷他:「那是十七娘。」

顯然,高溶知道趙祖光最想知道的是什麼,也沒有磨磨蹭蹭,聽他『廢話』的意思。

趙祖光顯然驚了,一時甚至因為這個過於意外的訊息轉不過腦子,愣在了原地。等到回過神來,高溶寫的那封旨意已經放在了他面前:「說來,你倒是適合作為正使去宣旨,只是資歷有些低了到時做副使罷。」

趙祖光匆匆一掃旨意,果然看到了『明《關雎》之風化,美《螽斯》之眾多』『夙著懿稱,宜膺茂典』『宜建長秋,以奉宗廟』之類的字樣(注一)這些都是封后詔書中十分常見的。

高溶覺得他資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