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也將《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兩書選入教科書中,作為中學生學習中文之用。最近法國總統向金庸頒授了爵士術最高階別的“文學藝術高階騎士勳章”,表彰其在文學上的成就。香港的大學也為梁羽生召開研討會,因其業績授予他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中國現代文學館將於新近開設“梁羽生文庫”,等等。雖然還有不同的異議和批評的聲音,但基本上可以說新武俠文學已得到了認同,不再被視為誤人子弟,唆使青少年走向暴力的“邪惡”之書了。
限於篇幅,我想從下面幾個方面對新武俠小說的特點及其敘事模式作一個簡略的分析,兼及與舊派武俠小說之異同。
A、有清晰的歷史背景,有新的、強烈的個人歷史觀。這一點,金、梁十分注重,但古龍除外。金、梁都有較好的史學修養,在抒發個人史觀方面,金有時不同意中國史學界的一些觀點,因之就有人將之視為不遵守學術規範,這一點另當別論。注重歷史背景的描寫往往闡發了作家藉正派人物的“家國情懷”以伸張其正義的傾向之所在。像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以明代“土木堡之變”為背景,寫于謙悲劇;《龍虎鬥京華》以義和團事件為背景,等等。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以元末農民起義為背景;《射鵰》以金、蒙古、南宋的此消彼長為背景;《鹿鼎記》以清代為背景等等。梁羽生的全部武俠作品的歷史背景更是了了分明,三十五部作品歷史背景分別如下:唐代的有4部;宋代的有6部;明代的有8部;清代最多,有17部之多。
B、重視中國武俠小說的寫實傳統,亦向西方小說吸收新手法,如上文所說梁羽生將《牛虻》的寫法引入其《七劍下天山》中,《白髮魔女》的女主角玉羅剎身上則有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子,《雲海玉弓緣》男主角金世遺似有約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女主角厲勝男則有卡門追求自由的思想。金庸則更多了,他與古龍受到西方電影手法較多,因而作品風格明快,節奏頻率高而情節引人。
C、比舊武俠小說更注重“文學”內涵。一方面,在繼承中國古典文學傳統方面頗下功夫,在寫作時對文學形象的塑造、語言的提煉、文字的把握、結構的嚴謹等方面更為在意。眾所周知,一部武俠小說,脫不了中醫、棋牌、詩詞、技擊、兵法佈陣、天文地理、風俗方言、歷史典故等。金、梁二位對文學、歷史情有獨鍾,梁羽生猶善填詞作詩,講究文學描寫,素有“名士派”風格。金庸則追求比舊武俠小說單一重“武”的手法更上一層樓,在心理描寫、人物個性描寫方面日臻成熟,尤其在寫情方面更為高手。他不是單為“武俠”而寫,而是將故事放在人物心理衝突、愛情糾纏等方面去。應該說,其實他們只是將武俠小說作為一種敘事模式,然後以文學家的認真態度去寫作的,所以他們覺得有人看不起武俠小說實在是印象主義,小說的好壞其實不在於它是武俠、現實主義或後現代主義,而在於你寫得好不好,吸引不吸引讀者。
新武俠文學五十週年回顧(7)
D、注重人物的思想道德、品味,唾棄那種千篇一律的“武俠靚仔”寫法及舊武俠漫無邊際、過分渲染誇大武功的作法,招式從寫實到寫意發展,有聲勝無聲,有形勝無形,金、梁對那種亦仙亦俠的寫法頗不為然,反而較注重人物的複雜性格、“人不可貌相”的描寫,同時,把“俠”的形象提升了,認為“俠”比武更重要。
具體而言,我想指出的是,新武俠小說是以中國傳統小說的敘事模式(章回小說)為軀殼,敘事重在“時、地、人”三方面,時間大都選擇在“外族入侵”、“民族矛盾深化”、“官逼民反”(《水滸》的傳統)。
地點——以“邊疆”(沙漠、天山、塞外),內陸則以“北京”、“江南”為主,梁羽生作品與天山有關的竟達到22部,佔其作品的三分之二(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