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四年八月,統制徐邳二處兵馬宋慶,在徐州北門聚兵,特意選擇了午時三刻這個充滿血腥氣的時間,率領徐州和邳州共計六千軍馬誓師出發,隊伍出城的時候,不知是誰唱起了大風歌,瞬間便是數萬軍民的大合唱,徐州衛指揮使孫伯平,徐州左衛指揮使李興,包括宋虎王昌等中高階軍官全部出城,為遠征的將士們送上最後一程。
丁魁已經哭得跟兔子一樣,眼眶中的淚水無論如何都抑制不住,哪怕是明白自己留守的責任重大,可他依然在為不能跟隨弟兄們一起出徵而感到懊喪,抱著宋慶死活不肯撒手,宋千戶心中也不好受,畢竟這還是來到這時代之後,頭一次跟如此親密的弟兄們分開,只不過丁大官人顯然是搶戲了,沒多會兒便被宋李氏和宋虎取代下來,只得抱著沒有親人的薛五繼續哭泣,老薛也是個熱血漢子,擁有和丁魁類似的濃密絡腮鬍子,倆大鬍子抱頭痛哭的場景著實讓人膽寒……
千里送君,終有一別,哪怕丁魁宋虎等人再如何不捨,最終也無法阻攔早已經確定好的北征,在城門口處哭鬧了一陣,宋慶拜別父母親朋,終於還是領著大軍離開徐州,唱起再熟悉不過的大風歌,朝向北邊開進。
路過沛縣的時候,當地不少鄉紳都也來為大軍宋慶,還準備了不少犒勞,宋慶倒是也老實不客氣的收下。反正這幫人某種程度上跟他已經利益共同化了,如今時間還太短,暫時看不出來,等到他的狗營集團開始逐步擴張,這些最早跟著他的沛縣鄉紳們都能發家致富,因此一些酒肉之類他自然是不會客氣,反正就是個軍民魚水情嘛,沒什麼不好意思拿的。
出了徐州向北,第一站便是山東。
山東是宋慶比較害怕的一個地方,因為他無法確定誰穿越到這裡。似乎明末穿越大軍首選就是山東。這地方太亂,也太容易鑽空子,為此宋慶派出好幾撥探馬,從裡到外多方打聽。確定這裡一切如常。沒出現什麼酷愛火器。開玻璃作坊的牛人,也沒什麼年少時便作出一代天驕,彎弓射鵰之類詩詞。一看就不是凡人的驚才豔豔之輩,這才敢放心進兵。
到達山東境內之後,各處土官和命官們都是熱情接待大軍,徐州衛當初在京城時與山東幾處衛所合理作戰,加上雙方也是多少年的鄰居,彼此之間關係還是挺不錯的,加上宋慶這次是皇帝親自點將,若是有個招待不周之類,恐怕有可能會傳到天子耳朵裡,到時候大家誰都吃不消,反正無非是六千兵馬,人家本身也帶著糧食,各處供應一些也就是了。
況且宋慶如今名氣很大,儼然就是未來將星的範兒,否則也不會被皇帝看重,若是這人戰死遼東也還罷了,可如果沒有死,並且再次像在京城似的立下功勞,你在途中對他的大軍不冷不熱,態度不周,什麼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做官跟做生意一樣,講究的都是一團和氣,不見朝中諸公拉幫結派,排斥異己,見了面也都像久別重逢的親兄弟一般,大家夥兒跟這宋慶又無冤無仇,自然犯不上為點給養的事情得罪人,因此狗營所到之處,幾乎都能夠享受到家的溫暖,讓胡捷這個頭次出遠門的指揮使感慨莫名,找個機會對宋慶道:“宋大人,這次可真是全都託了你的福,否則咱這客軍過境,不被人家找茬對付就不錯了,哪裡還能過這般好日子!”
“客軍過境會被找茬?這是什麼道理?”宋慶雖說知道這地域矛盾問題,不過還從來沒經歷過這等事情,上次出兵是入京勤王,山東本地也有不少隊伍開上去的,對於過路的徐州鄰居當然也都是一致供應,好讓將士們吃飽肚子去京城幫皇帝拼命,如今這次又是皇帝親自點將,加上宋慶名氣夠大,也沒人給他們找茬,因此對這方面還真是很缺乏經驗。
胡捷也沒經驗,但畢竟年紀不小,聽過的事情很多,便歷數自己聽到的各種傳聞,基本都是客軍過境時候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