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也實行改革,部分能征善戰的將士,可選編入北平軍,部分幹練的將士充為民警,負責地方治安,那些不願意從軍的,發給田地,任其自謀生計。”
劉文秀頓了頓,見金鎮臉色有些不好看,又道:“不過金將軍請放心,大總統有專令,給你一個軍事委員的名額,享受上將級待遇,至於各衛所的千戶官,軍委也會有所安排,不會剝奪他們的軍權。”
一聽到軍權不被剝奪,金鎮的臉色好看了些,他費這麼多心機拉出軍隊搞自治,目的不就是多劃拉些權力嗎?不過他腦子也沒發燒,知道割據為王只是幻想,他手上這幾萬軍隊根本就攔不住北平軍。
而且浙江的百姓為了爭共和爭權利,都敢跟皇帝對著幹,根本就沒人跟著他搞割據。在此時局之下,大華民國一統天下也是遲早的事,金鎮也不敢心存太多幻想,能保有現有的權勢,他就十分滿足了。
見金鎮不再多說,劉文秀又看向吳中和周新等人,問道:“各位還有什麼意見?”
“我等想知道,浙江舉義之後,能否與江北各省一樣,在國會中佔有一席之地?我浙江子民能否選舉大總統。”周新問道。
“我國議會分為眾參兩院,眾議員按人口與疆域大小進行合理分配,一般而言,每個縣都有五個議員名額,浙江也不例外。至於參議院,則是由功臣名將組成,要想進參議院,就得有功於國。”
“各位和平舉義,參議院中也能得到三個名額,不過要想當選大總統,那還得有大功於國,各位還差一些。各位也不必自卑自憐,大華民國一向是任人唯賢,從不計較出身,各位如果立有大功,照樣能獲得大總統候選提名。”
周新與吳中對視一眼,其實他們也不敢奢望當選大總統,因為怎麼輪也輪不到他們,他們想要的,跟金鎮一樣,不過是保有現有權勢而已,只要大華民國明顯沒有過河拆橋的意思,他們也就沒其他奢望。
“這一份是大總統草擬的《和平統一處理意見》,各位先看一看,如果沒有其他意見,那我們就簽定《和平統一協定》。”劉文秀從皮包中抽出一份檔案,遞了過去,這一份檔案只是二號檔案,還遠不是萬磊給的出的底線。
吳中掃視完這份檔案,又道:“不知和平統一之後,何時才有經濟援助?”
“對於各省的經濟援助,一般都要參議院表決同意,不過浙江是經濟大省,有江海交通之便,大總統對浙江的經濟發展十分重視,和平統一之後,就派專員入境考察,會在短時間內製定出一個完備的經濟發展計劃。”
劉文秀頓了頓,又道:“我國對待公民是一視同仁的,絕對不會搞地域歧視,各位不必有心理包袱,貴省真正實行憲政法治,大商團的投資就會下來,有投資注入,浙江定能成為經濟大省,百姓的生活得以提高,各位自然就是國之功臣。”
第392章 定鼎(四)
十月十八,浙江脫離明朝,併入大華民國的訊息傳到金陵,這下,建文帝暴怒了,下令耿璇帶十萬京軍東進,要對浙江實行武力鎮壓。
其實,浙江地區的百姓對明朝的感情是複雜無比的,因為在三十多年前,浙江地區支援的是張士誠,一直反抗朱元璋,而明朝建立之後,出於報復心理,浙江地區一直受到重稅盤剝,百姓都不堪其苦。
而建文帝登基之後,相對地減輕了浙江的重稅,按理說,應該贏得一些人心才是,不過自從浙江百姓得知大華民國從不收地稅之後,就看清了明朝的真面目,這一點小恩小惠已經無法收賣他們了,沉積了三十多年的宿怨一時間大爆發,這也就是浙江地區首先棄明投華的原因之一。
面對明朝派出來的十萬大軍,浙江地方自然沒有能力抵擋,所以馬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