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找親戚們借錢去了,哎,什麼事情都不跟我商量,出了這麼大的事還逞能,你又是不知道你爸的笨嘴,要他去開口借錢,去登天還難。”

的確袁建國性格特點就是埋頭苦幹,沉默寡言,沒什麼說話的技巧可言,讀過幾年小學,識得一些字,卻不明白為人處事的道理。也正是這樣才受到外人的蠱惑,相反沒讀過書的吳阿妹卻口齒伶俐,性格外向,懂得察言觀色,頗有點女強人的意味。

夫妻倆的關係在早年一直吵吵鬧鬧,全是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一些家庭瑣事,等日子步入小康之家,生育了兩子一女,作為頂樑柱的袁建國飄飄然了,以前不論大小事務都與她有商有量,如今卻獨斷獨行,投資煤礦也是他一個人的主意,吳阿妹根本就不知道,不然肯定不會陷入這樣的境地。

吳阿妹會找袁本初、袁本心兩兄弟商議,事情既然已成定居,吳阿妹只是罵了幾句就不再言語了。

豈料袁本初前腳進門不久,大門外就有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聽動靜來的人還不少啊!

“媽,我去開門,你在這休息下,我來處理就好了。”袁本初估計是追債的人打上門來了,安撫了吳阿妹的情緒便整理了下商務休閒套裝,挺胸抬頭,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樣。

開啟木門,十多個大漢叫嚷不已,為首的是一名五十多歲,帶著一副金邊眼鏡,人模狗樣的傢伙,這人就是袁本初的三叔了,隔壁李家村的李長來,與袁家沾點親戚關係,在通水縣開了一家當鋪,現代社會並不缺這個行當,只是改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典當抵押”的公司名稱罷了,實質上與古時的當鋪一個性質。

“你們在我家門口乾什麼?有什麼事情好好說不行嗎?”袁本初杵在門前,擋住了眾人的道理,兩名大漢企圖推開袁本初,卻絲毫沒有移動他分毫。

“你是袁本初?我是三叔啊!你父親抵押了祖屋給我,現在正好到了還錢的日子,你看這是抵押合約。”李長來說罷,遞給了袁本初,他看得出這小子有一把手,馬步扎得很結實,搞不好是練家子的。

他的目的是收了這套民國時期的祖屋,並不想過多的節外生枝,白字黑墨寫得清清楚楚,容不得袁本初抵賴。

袁本初冷笑不已,並不接茬“嘭”的一聲,關上了大門,回到了客廳,對吳阿妹說道:“媽,是那個李長來,他可能是算準了我們還不上來,是來收房的,我先把欠他的五十萬拿給他先,再等爸回來後去解決煤窯塌方的三十萬賠償費。”

“嗯,這個李長來不是個好東西……”落井下石的親戚比陌生人還狠心,正是所謂的“殺熟”。

如今,在極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驅使下,“熟”者已經成為一些人直接獲利的吞食目標,簡單說就是絞盡腦汁、不擇手段地專賺、專騙熟人錢物,損人利己——損熟人而利己。

袁本初提著麻袋,來到門前,對李長來說道:“我也不囉嗦,開門見山,我父親借了你五十萬對吧?利息支付過了,那麼我就換給你本金,把抵押合約給我,這是五十萬。”

他開啟了麻袋,讓李長來瞄了一眼,不顧旁邊眾人眼睛發綠光的表情,頗有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他已經不是那個任人魚肉初入社會不久的農家子弟了,而是一個隨身攜帶個聚寶盆的農場主!簡而言之,心態上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李長來有點不敢相信,袁本初不是剛畢業不久嗎?看他的樣子似乎出入社會十多年了,神色鎮定自若,不把他們放在裡面,而且麻袋內的錢,他粗略估計了下,肯定比五十萬多。

他哪來這麼多錢?皺著眉頭的李長來,思索著應對之策,他的目的並不是五十萬本金,而是這套民國時期,風水極佳的祖屋啊!

這麼就收了五十萬,那一切的策劃不是白費了?李長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