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輕易服輸的人,所以,性格讓他堅定的選擇了後。 不過,現在他腦海裡雖有這樣一個宏大的計劃,但接下來是否能夠朝著預期的方向展,運氣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張海諾相信,只要運氣不至於太差,完全能夠從那些戰爭中被擊沉的商船上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物品。雖然不是每艘商船都會運載貴重物品,但在突然遭到襲擊的時候,船員們往往來不及帶走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東西,這些人要麼是隻身逃跑,要麼乾脆和船隻一同沉入大海。 當克里特島的輪廓出現在潛艇右舷時,張海諾突然想起自己在那個時代最後的回憶,同樣是克里特島,同樣是這碧藍的海水,那個連線兩個時代的時空通道還會再一次因為自己的到來而開啟嗎?自己會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候被帶回到從前那個時代嗎? 不! 張海諾的內心有個非常清楚的聲音,既然已經在這個時代付出了這麼多,既然已經在這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既然已經有這麼多忠實的追隨,那麼老天,就請讓我在這個時代繼續奮鬥下去吧! 老天沒有一絲回應,而克里特島也被漸漸拉在後頭,直到完全消失在海平線上。 張海諾收起了自己多餘的想法,他知道直布羅陀海峽遠不是他完成計劃的最終障礙,接下來,他還要儘快和赫森的u21會合,並且要時時刻刻提防那些協約國艦船,這其中也包括希臘人的軍艦、貨輪甚至漁船! 在歐洲,希臘屬於經濟工業和軍事力量都相對薄弱的國家,但自19世紀初期獲得獨立以來,他們同周邊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旨在穩固領土和擴大疆域的戰爭,尤其是2o世紀初的兩次巴爾幹戰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希臘一開始在名義上保持中立,卻允許英法艦隻使用他們的錨泊地並向其提供補給,而在經過長期的觀望之後,他們在1917年6月正式宣佈加入協約國,此後雖未在6上與同盟*隊大規模交戰,但他們的海軍卻積極參加協約國在地中海的軍事行動。 儘管希臘人非常的不“友善”,但當初制定這個計劃時,張海諾經過仔細的權衡最終還是作出了將潛艇開往愛琴海並與赫森的u21在那裡會合的決定。這樣做的考慮一是北海和波羅的海都缺乏合適的藏身地點——戰爭結束後英法必定會對那裡進行一番仔細搜尋,相比之下,擁有25oo多個島嶼的愛琴海在地理上則要複雜許多;其次,赫森對這片海域十分的熟悉,而他的u21艇身小、海上適航力相對較弱,航程也不如u148,會合地點選在這裡對他們來說相對較為容易。 當然,這其中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愛琴海東部的一小部分島嶼是屬於土耳其的,這個國家在一戰中選擇了同盟國陣營,戰爭中的經歷讓他們的官員、將領和民眾都對德國人頗有好感,雖然戰敗同樣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但張海諾他們想要從土耳其弄到物資顯然要比其他國家容易的多。 在進入愛琴海域之後,張海諾他們果然碰到了不少協約國艦船,不過戰爭既已結束,德國政府又布了讓6軍撤回國內、海軍在港口待命的命令,協約國艦隻的軍官和水兵們也都放鬆了許多,張海諾注意到他們即便在大白天航行也不再採取“之”字反潛航線,最讓他們害怕的應該不再是德國潛艇而是那些戰爭遺留下來的水雷。 這預料之中的情況讓張海諾心裡舒坦了許多,白天他們小心翼翼的躲過那些協約國艦船的視線,必要時就潛入一二十米的海中規避,晚上再沿著預先計劃好的路線快前行。這樣一來,在德國投降後的第四天,他們終於抵達了愛琴海東南部靠近南斯波拉澤斯群島和卡爾帕索斯島的海域。那裡遠離希臘大6,距離克里特島和羅德島各約百餘海里,距離最近的土耳其港口約12o海里。 將這裡設為會合地點是張海諾與赫森在芬克莊園共同商量後作出的決定,赫森在戰爭中曾數次經過這片海域,這附近除了較大的卡爾帕索斯島和阿斯蒂帕萊斯阿島有希臘人居住之外,其他都是荒無人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