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情操,沒必要在這朝堂上提及,不如我等換一些吧。
為政一方、排兵佈陣、邦交經略、吏治民生,挑一樣吧,一起上也行。”
“你!你這麼厲害,殿下為何還需要我等?”
“哼,如我這般,殿下麾下不知幾何,尚不能助殿下平定天下,爾等那般才能,不思團結一心,妄想爭權奪利?殿下心如明鏡,本官勸你們做好自己的事。”周瑜的臉色一下子嚴肅起來,轉身行禮道,“殿下,聽聞太史子義將軍箭術了得,臣舉薦太史將軍教導諸位公子箭術。”
“子義啊……”王弋面露難色,說道,“子義統帥後軍在幽州休整,恐怕沒有那個時間啊。”
此言一出,一眾官員又活絡了起來。
雖說目前想要得到禮部尚書的位子看起來有些困難,但是若能掌握後軍……也是很好的。
唯一的麻煩就是兵部和典軍府都是王弋死死握在手裡的機構,他們沒能將自己人安插進去。
就在官員心中盤算著小九九時,荀攸難得起身發表了自己的想法:“殿下,臣有話說。”
“公達請講。”
“殿下,臣一路追隨殿下至今,親眼目睹了殿下從幽州貧瘠之地如何完全掌控五州之地。
殿下以兵興、以民盛。
帶甲十萬,征伐必有規矩;
賢良無數,裁決並不獨斷;
國庫豐盈,行事必遵禮法。
臣以為,一國之君若不知兵,則窮兵黷武不遠,敗亡可見;若不知賢,則只聞奸佞讒言,惑亂朝綱;若不知財富得來不易,則必會橫徵暴斂,百姓揭竿而起。
殿下以軍伍始,臣以為各位公子亦要知兵事。太史將軍既然在軍營,何不將諸位公子送入軍營之中學習?
後軍正在休整,短時間內不會出擊,豈不是正正好好嗎?”荀攸說完便退了回去,沒展示太多的存在感。
王弋心中卻在感嘆:瞧瞧,這就是有水平的人說出來的話,菜市場的人再能吵,還不是要服從監管局的政策?
荀攸的話有理有據,根本無法辯駁,他也就借坡下驢道:“公達此言甚善,過幾日孤便讓袁美人帶著孩兒們去遼隊生活些時日,讓他們好好學學行軍打仗是多麼困難的事情,百姓民生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此言一出,一個人立即吸引了官員們的注意力。
袁美人!
按理來說王弋安排誰帶孩子回遼隊是自己的事,用不著他們操心,他們只要操心自己插手後宮失敗了就行。
可問題是帶隊的應該是甄姜這個王后才對,一時間他們有些不太確定王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到底是想要甄姜陪在自己身邊呢?
還是有了廢后的打算!
政治鬥爭中每一處細節都值得揣摩,每一方勢力都值得投資。
說實話,很多官員對甄姜這個王后早就不爽了,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甄姜太有錢了,王宮外面又沒有多少外戚勢力,財富讓很多人都心動不已。
第二則是甄姜的出身過於低微,中山甄氏在漢末就是個白手套,沒幾個世家能看得起他們。如今攀上了王弋這根高枝,想要和甄氏扯上關係又十分困難,並不是一個合適的王后人選。
若甄姜只是個因為美貌而進宮的美人、才人什麼的也無所謂,唯獨不能是個王后。
眼下確實是一個機會,論身世的話甄姜給袁薇提鞋都不配,不能讓他們不動心。
可眼下另一個問題又擺在他們面前,沒人知道王弋真正的想法,他們擔心這是王弋做的一個局,畢竟王弋寵愛甄姜是出了名的。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真就有人展開了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