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領導班子頭一次集體在員工大會上亮相,所以領導們都穿得比較正規,尤其是孫蘭,換了一身黑色的套裝,做了一個很烏黑油亮的髮髻,矜持著坐在了黃澤名右首的最邊上。

張道倫拿過話筒來,清了清嗓子,說了幾句開會前的開場白,然後照例是一把手講話。

黃澤名望著底下黑壓壓的一群員工,臉上浮起溫和的笑容,“同志們,現在我們開會……為了提高報社一線業務骨幹紮實工作的積極性,也為了推進濱海晨報的市場化改革運作程序,實現我們改革之初設立的‘強抓機遇、搶佔市場’的目標,經報社領導班子研究決定,設立‘晨報貢獻獎’,每年評選一次,獎金5000元。凡是對晨報發展有著突出貢獻的一線記者或者是編輯,都可以參選……”

黃澤名拉拉雜雜地說了半個多小時,無非是一些官面上的套話。

張道倫接過話筒,“剛才黃總的講話,很重要也很深刻,報社黨委希望全體員工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實現我們濱海晨報的改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下面,請黨委委員、副總編兼編辦主任趙策同志宣佈首次‘晨報貢獻獎’得主……”

趙策為人謹小慎微,儘管是突然被黃澤名提攜進了領導班子,而且排名還不算太后,但他基本上還是沒有太大的變化。他先是向張道倫笑了笑,又扭頭向黃澤名說了句什麼,這才緩緩起身朗聲道,“經編辦評定提名和領導班子稽核透過,首次‘晨報貢獻獎’的得主是——”

趙策稍微頓了頓,目光向人群中的安在濤望去,繼續道,“新聞部記者安在濤,大家鼓掌歡迎,請安在濤同志上臺領獎。”

臺上的幾個領導率先鼓起了掌,臺下也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安在濤定了定神,走上臺去,挨個跟領導班子成員們握了握手,然後站在了黃澤名的身前,從黃澤名手裡接過了裝有5000元現金的紅包。

……

……

“下面,請安在濤發言。”

安在濤走到設立在一側的講話臺上,神色淡定而從容,“各位領導,各位同事,首先我非常感謝報社領導對我工作的肯定,感謝同事們對我的支援和幫助……我是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資歷淺、經驗不足,如果沒有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關懷和幫助,我也不會取得一點進步……但是,這個獎我受之有愧,我想把這個獎金捐獻出來,以晨報新聞熱線的名義設立一個新聞線索獎,為向我們報社提供新聞線索的熱心讀者發放獎金……”

安在濤的話一出,臺上臺下皆一片竊竊私語之聲。當時的5000元獎金,也不算是一個小數目了,能將5000獎金捐出來設立什麼新聞線索獎,就算是故作姿態也不容易了,起碼一般人做不到。

安在濤的這個建議,其實是以後幾年媒體的運營常態。為了調動市民爆料的積極性,幾乎每一個報社都為市民爆料設立獎金,從50-200不等,但在現在,這絕對還是一個新生事物。

安在濤覺得,這5000快錢揣入自己腰包,肯定會引起其他記者的嫉妒,讓自己陷入被“槍打”的出頭鳥行列,與其這樣,不如以這種方式借這個機會,也算是為推動晨報的市場化程序出一把力吧。同時,也能為自己在晨報的人脈和人望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否則,以他這般接二連三地“獨佔鰲頭”,在光芒四射的同時也會被孤立,成為孤家寡人。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還是那句話,在我們的這個社會中,光會做事不會做人是不行的。

臺下的記者編輯們小聲議論了一會,繼而就爆發起雷鳴般的掌聲來。很多記者對於一位新人冒尖的天然嫉妒心,因為安在濤的發揚“風格”顯然淡去了很多,就算是不以為然的胡勇和孟陽等人,也夾雜在人群中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