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也很多,最主要的問題是人煙稀少。由於廣東地處低緯度,夏天酷熱難當,又多瘴氣,中原地區的人不願意往這邊跑,以至於廣東地區經濟文化都相對滯後。
文化落後地區,治安狀況一直堪憂,在明朝時期,廣東地區就多次起叛,還有幾次江西和湖廣等地的叛軍也流竄到廣東北部山區,總之這一帶民風彪悍,很是不好治理,萬磊此次前來,目的之一就是來鎮撫百姓的。
按說以大華民國的天下為公的國體,再加上不徵田稅不徵徭役,百姓應該知足。但是任你國策再好,總還是有一些亡命之徒不安於現狀,依舊做稱王稱霸的幻夢。對於這類叛亂者,萬磊是絕不姑息的,北平軍三大集團軍近二十萬兵力就在華南地區坐鎮,誰敢亂動就乾死誰。
四月初二,廣州府南海縣城內,萬磊正與坐鎮廣東,轄制兩廣軍務的李國保談鎮撫之策,突然得報:安南國譴使前來拜見。萬磊一皺眉,最終還是同意召見。
對於安南國,萬磊沒有一點好印象。安南國位於東南半島上,與廣西與雲南接壤,領土還不如一個瓊州島大,自明朝以來,這個彈丸小國就不安生,不停地進犯廣西思明府,還向南攻略占城,窮兵黷武跟跳樑小醜一樣。
然而,現在北平軍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平定雲貴高原上,一時間還無暇理會西南邊疆,所以萬磊只能暫時隱忍。現在安南國居然先派使者來了,那就見上一見,儘量達成一個和議,緩上兩三年再說。
其實,安南國使者早就來了,一共有七個人,以一個叫陳肇基的使臣為首,說是奉國王簡定王之命,特來朝貢。而所謂的簡定王,其實就是陳頠。數年前,安南國權臣黎季犛叛亂奪權,並興兵攻打明朝邊境,後來明朝派徐輝祖帶十數萬大軍討平之,並捕殺了黎季犛,將安南併入明朝。
只是好景不長,北平軍興起,徐輝祖被朝廷調回來,駐安南明軍也相繼被調回來,安南國陷入無主狀態中,陳頠自稱是陳朝遺裔,自立為帝,國號為簡定。當然,這種帝號也只能在安南國內自吹自擂,不敢拿到大華民國這邊來炫耀,所以在國書上,陳頠就自己給自己降了一級,自稱簡定王。
萬磊可不管陳頠是王還是帝,他掃了一遍那份國書就看明白了,原來陳頠想效法過往對明朝經驗,要和大華民國建立朝貢關係,甚至還厚顏無恥地請求大華民國出兵幫助安南國“平叛”,真是不識時務。
“我國乃民國,非帝國,以前的進貢關係已經不適宜了,貴國要與我國建交,得呈上一份正式的國書,我方外事部審定無誤,再呈大總統府批決。”萬磊解釋道,雖然國書不合制式,不過萬磊還是希望能與安南國建立和平邦交的。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只要條件允許,萬磊是不會容忍這樣一個不識好歹的國家存在的。
“不行朝貢?”陳肇基操著一口怪異的漢語,驚問道:“那該如何建立邦交?”
“我國向來待人以誠,絕不恃強凌弱,貴國雖小,但是地位還是與我國相等,所以不存在朝貢關係。貴國現在還未與我國建立正常的邦交,所以無法進行政治與經濟方面的交流。”
萬磊頓了頓,又道:“如貴國希望與我國建交,就要先起草一份申請建交的國書,由於貴國與我國有領土接壤,所以還附上一份國界圖,我國外事部門審查無誤,自然就會報批。”
“這,這恐怕要多耗費時日,大總統陛下能否通融?”陳肇基又忙求道。
其實,這也不能怪陳肇基心急,因為安南南邊有一個占城國。占城國的軍隊突然有了很多大炮,一直在壓著安南國猛打。安南國王派人一查,就知道這些火炮是從北邊的大華民國來的。
這下,問題就嚴重了,安南國王擔心大華民國聯合占城國合擊安南,所以派陳肇基急匆匆地要與大華民國建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