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部分

為昭文館學士的,甚至成為大學士,不過嶽翻年紀太輕,而且註定不在京城任職,只能給個學士算作給文人的榮耀,權知吉州軍政事、江南南路安撫使是差遣,也就是實際職位,有實權的職位。

權知吉軍州事好理解,就是吉州知州,但是江南南路就讓不少人覺得費解,大宋什麼時候有江南南路這個路了?經人一解釋,哦!原來是這樣!把原來隸屬於江南西路的吉虔二州和南安軍劃分出來,成為一個新的路,就是江南南路……

等等,好像有什麼不太對勁的地方……

吉州知州?江南南路?安撫使?安撫司?這……嶽翻不在京城任職?他不在東京城裡面過日子?要去江南任職?吉州?臥槽!那個鬼地方?!吉虔二州?地獄級副本?把那個三不管百餘年的鬼地方交給嶽翻來做安撫使?官家是要做什麼?

把嶽翻所得到的差遣換作其他的地點,或許給人們的感覺都不太一樣,但是現在的差遣職位,瞬間讓那些想要拉攏嶽翻的人寒了心,這不是榮耀,這不是高官厚祿,看起來很榮耀,剛剛考中狀元就能得到四品職位,這是要送命啊!

吉虔二州是什麼地方大家心照不宣,這些年來都沒什麼人願意往那裡去,除非是犯了錯沒地方去了才被趕到這些地方送死,嶽翻得罪了官家?還是得罪了誰?難得的一個連中三元的魁首居然被派到那個人間地獄?為什麼?告訴我為什麼!

大家的心情都非常複雜。

朝會上,樞密使、大學士張英提出異議,認為嶽翻年輕,剛剛考中狀元,立刻授予四品職位有所不妥,而且嶽翻是文人,不通軍略,讓他貿貿然的成為一路之安撫使實在是不妥,而且吉虔二州不服教化百餘年,難以處理,嶽翻乃國之大才,萬一在未成長起來之前有個三長兩短,並非大宋之福。

樞密副使張叔夜也提出異議,嶽翻年紀太小,資歷太淺,沒有威望,貿貿然身居高位,恐非其之福,應該按照慣例授予館閣閒職,讓其歷練一段時間,等年歲稍長,見識稍強,再授予實際職位。

其餘官員也多有異議者,但是不知出於何種心裡,這種異議的強度並不大,尤其是在張英和張叔夜相繼出馬之後,這種異議的力度就更小了,而徽宗皇帝的態度則前所未有的強硬,認為嶽翻是個有軍略的人才,也是個忠肝義膽的臣子,值得託付這樣的職位和事業,皇帝很信任他,決定把吉虔二州這些不服教化的地方交給他狠狠地收拾一下。

官員們的態度越來越詭異,代表著不同利益派別的官員們在這場莫名其妙的博弈中紛紛閉嘴了,似乎原本像是一坨金燦燦的黃金的嶽翻瞬間變成了一坨便便,人人都不願意接近,以至於徽宗皇帝讓大家商討通判人選的時候,大家紛紛默不作聲。

知州是中央外放的官員,通判則是必須要符合皇帝利益的臣子,因為通判名義上是知府知州的副手,實際上也是監視知州知府的人,所以對皇帝一定要忠心,一般而言,通判是個很吃香的職位,有在外地任職通判經歷的官員就有很大的機會入東西二府,執掌最高政權和軍權。

但是這一次,大家都沉默了,給一個十七歲的小毛孩子做通判,還是去吉虔二州那種鳥不生蛋隨時都有性命之危的地方,誰願意?不說小毛孩子隨心所欲的做事情,隨時都有死掉的可能,作為通判,也隨時都有送命的可能,還別說吉虔二州那種民風兇悍的地方,更兼貧窮,過習慣了錦衣玉食日子的大官們,誰願意?

儘管這個毛孩子是個三十年難得一遇的連中三元的大才,但是即使是如此,也沒有大家的性命重要,為嶽翻說話的就是西府的兩位老大,靠著平叛軍功的張英和張叔夜,倒是聽說岳翻曾經隨著他們一起去平叛,他的兄長現在已經在西軍效力,而他沒有絲毫訊息,再看看張英和張叔夜的面色,就知道這小子性命難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