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部分

的傀儡。一牽一動,或笑或哭,盡在別人股掌之中。

這一刻,他才終於明白了池日的那句話:

“燕不離,你會希望他一輩子都不要來找你。”

作者有話要說: 注:

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李賀 《唐兒歌》

第100章

冬雨淺寒,絲絲入骨。溼涼的海風從領口吹了進來,激得面板上起了一片微小的顆粒。柳驚風縮了縮脖子,問向徐真卿:“師父,這麼大的地方,咱們怎麼找啊?”

徐真卿掐了掐手指:“容為師算算。”

四人從“屯部號”一下船便急匆匆的登了岸,沿著碼頭一路前行,終於來到了一座流水長牆的城府。

鹿良城建立在東瀛最大的港口之上,是海陸通商的要塞,繁華程度和中原的城郭不相上下。街衢兩側店舍林立,城門內外人潮如織,幾人頓時不知該從何處尋起。

燕紅星踮著腳尖,用一隻手給他的大表嫂舉著油紙傘。池月抱著粑粑站在傘下,目光飛快的掃過人群,眉梢染著一絲隱憂。

屯部居央告訴他“步川號”是在這裡靠岸的,但船上的客商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連船伕都不見了蹤影,那個女人和手下的行跡根本無從知曉。這偌大一座城府,該要尋到何時?

徐真卿掐算一陣,暗自皺了眉頭。他是根據燕不離的生辰八字佔得吉凶和方位,可怎麼算都預示著日主魂往豐都,不在人世了……

他心中一沉,瞅了瞅某人的臉色,覺得還是先隨口扯個方向吧,不然池月又該發瘋的揪著每個路人問是不是燕不離了。

“往東。”幾人當即直奔東去。

一路行至東門,徐真卿還是那句:“往東。”

於是又走過了城郊的一排排竹籬茅舍,仍是那兩個字:“往東。”

最後,池月站在一片溼漉漉的灘塗上問道:“還往哪裡走?”

徐真卿合著眼答:“往東。”

望著眼前無邊無際的大海,池月忽然很想打人。

柳驚風悄悄拽了拽某人的袖子:“師父,前面沒路了。”

“咦?哦……那個,剛才算錯了,應該是往西……”

“臭道士,別以為你是他師父我就不敢打你!”池月扭過頭,冷下臉道。

徐真卿一陣牙疼,媽的,還挺不好忽悠。他清咳了一聲道:“這佔算要講求天時地利人和,貧道又不是神仙,難免會出錯……先找地方吃飯吧,餓著肚子可算不準。”

燕紅星眼神尖,指著遠處一角隱於山坳樹杪的屋簷道:“誒,那邊好像有人家……”

待走近了一瞧,才發現不是民居,而是一處神社。社門外蹲著一對狛犬石雕,走過黃竹為頂黑木為柱的鳥居,便見一棟灰頂黃牆、裝飾素樸的拜殿。

此時雨勢漸稀,殿簷下積著幾點亮盈盈的水窪。一個身著黑色僧袍的僧侶站在庭中,手中撒著穀粒,正在給一群灰白羽毛的鴿子餵食。

四人面面相覷,都在琢磨著怎麼溝通,對方卻在看到他們的衣著後,率先開口了。

和尚眉開眼笑的喊道:“誒媽呀,幾位從哪嘎兒來的?”

四人:“……”

原來這和尚是來東瀛傳法的,結果來了兩年一直沒突破語言關,到現在還靠手勢和人交流。他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化緣到足夠的路費,然後捲一捲鋪蓋,麻利的滾回中原去。

“道爺我跟你說哈,”這廂三人用著齋飯,那廂和尚就拽著徐真卿的手嘮開了,“貧僧當初是想做道士的,尋思著還能吃肉喝酒留頭髮,你瞅我現在轉業還趕得上趟兒不?”

徐真卿:“……”

“對了,你們道教咋不來東瀛這嘎兒搶地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