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法國藝術家杜尚將從商店買回的一件小便池題名曰“泉”,送至紐約獨立藝術家協會舉辦的展鑑會上,該作品引發了持久的解釋學喧鬧,後被英國專業媒體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
'嘛。”
“藝術作品?”
“嗯,但完全不覺得有何美感,倘若動機不是藝術的話,就很可能是戰敗的遺留物了。朝鮮戰爭時,有傳言說這座島是秘密補給基地,不知道是不是那時留下的遺蹟。”
“基地?”
“對,剛才送我們過來的那條捕魚船上的老爹雖未明言,卻隱隱透有此意,當地的漁民都不會接近這座江利島,這是從朝鮮戰爭開始時就出現的不成文規定。朝鮮戰爭是一九五〇年爆發的,距日本太平洋戰爭的失利足足五年,換句話說,這是日本以國憲法強調永不參戰之後爆發的戰爭。當然,日本沒有明確表明參戰之事,但當年其背後有美國這個國家握著傀儡線,他們執意開戰,日本必須協助。表面上是冠冕堂皇,宣佈永不參戰;實則因戰爭之故,把全日本的國土借給美國!日本的這種態度,恐怕至今都沒有改變。朝鮮半島在北緯三十八度線內,北有蘇聯和中國的援助,南有聯合國軍隊的支援,但這支軍隊只是打著聯合國軍的旗幟,縱然說是美軍亦不為過。在這種局勢下,日本不得不扛上補給基地這個任務。但對內依然發表了一套檯面上的漂亮話,畢竟《波茨坦宣言》這種國際性條約依然有效,所以,日本的作用並未公佈,都過去近五十年了,真相依舊被黑暗籠罩。總而言之,日本海上的幾座島嶼當年都是秘密的運送、補給基地,這並非一件怪事。沒準,當時的漁民們都知道這件事,所以才把不準靠近江利島的警告代代傳下?是漁民們察覺到這個有戰爭意味的秘密,還是直接聽從政府不準靠近的命令,這都很難說。”
“原來如此,但若是九州或山陰的島嶼還說得過去,這裡可是東北的小島,離朝鮮半島的距離非常遠呢,簡直就是遠海中的孤島。這種小島有何利用價值可言?”
“戰爭就是利用一切可用之物。與瀨戶內海或八丈島周邊不同,這一帶的島嶼非常稀少,不管再小的島嶼,只要是浮在日本海上,就可以成為充分的據點。要知道,隔壁就是戰場!”
“嗯,我對戰爭不太瞭解,所以不清楚這些事。”
“總之邊走邊說吧,一直站在這裡,腳都要凍掉了!”
古加持催促著。鷲羽又看了一眼那機器,再次起程。無多與入瀨默默跟著。
“不過,漁民們不靠近這座島的原因,有可能純粹是海流使這裡沒什麼魚吧。捕不到魚,所以還是別去了,或許是先人們這樣告誡的。我想這種想法更加現實,也更加可信。不過,我這麼快就親自推翻了剛才的推理,未免有點說不過去。鷲羽君,你覺得呢?”
“就算這座島上曾建立聯合國軍隊的基地,但那水閘到底有何用處?我看它只是個無用之物罷了。”
“哦?”古加持摸著下巴說道,“鷲羽君,既然你也是偵探,對江利島肯定調查過吧?”
殺人事件 第一章(4)
“嗯,說是調查,實際上只瀏覽了一下以前的報紙。”
“只要調查了江利島的過去,就一定能推測出那機械的用處。”
“那到底是……”
“切割機。”
“啊?”
這時,正好掀起一陣強風,使古加持的聲音模糊難辨。
“切割機,用來切割木材的。看起來像是水閘的那塊鐵板其實是巨大的刀刃,能上下移動,像法國革命時期使用的斷頭臺一樣將砍伐來的木材斬斷。樹木從根部被砍斷的話,還是太大了,所以用那個切短些以便搬運。”
“是不是因妨礙補給基地的建立,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