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全著想,也為了最大限度放大宮燈的美,萬巡州把燈會辦在西湖邊上。
太陽剛落山,天還未黑,宮燈還未點上,西湖邊上就已是人聲鼎沸,無數百姓朝西湖湧去。
官府早有準備,不僅派了衙役、潛火軍過來維持秩序、防火防盜,還讓駐軍調派了將士在各個出入口防守,以防發生意外。
萬巡州與蘇青玉來得不早也不晚,他們來時天已經黑了,燈會上佈置的彩燈都點了起來,燈會里的遊人也很多,但最精彩的遊燈和燈會表演還沒有開始。
燈會人流量大,官府早早就設了路禁。靠近西湖的路都不許馬車與牲畜通行,更不許臨街擺攤設點,只許人通行。
這也是萬巡州對出行要帶的物件,反覆挑揀的原因。
沒有馬車,東西要帶多了就不方便遊玩了。
蘇青玉與萬巡州到的時候,沿湖的燈籠已經點了起來,遠遠望去如同蜿蜒的巨龍,無聲的引人前來。
蘇青玉與萬巡州並肩而行,她頭上戴著小蝦燈的髮飾,手中提著一隻精巧的蝦燈,隨著她走動,蝦燈上的蝦鬚和髮飾上的蝦鬚有頻率的震動,讓人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
“那娘子頭上的髮飾可真好看,也不知是哪裡買的……我都沒有見過。”
“娘,娘,我也想要那個大蝦燈,不要小圓燈。”
“娘,你看……姐姐的燈是活的,它會動呀,會動耶!”
聽著路人羨慕的言語,蘇青玉的心情更美了。
她就說了,小蝦燈比那些精美卻笨重的宮燈實用。宮燈只能懸掛在高處欣賞,小蝦燈卻能提在手上把玩。
——
華燈初上,遊人如織。
萬巡州與蘇青玉隨著人群朝燈會走去,看到路上不少遊人戴上了面具,萬巡州把背在身後的面具取了下來,“咱們也戴上?”
杭州城就這麼一點大,燈會上遇到熟人的機率極高。遇上了,不停上來打聲招呼,難免會顯得失禮,尤其是遇到商場上的人,若是當作沒有看到,旁人還要以為他們拿大,日後做生意指不定會被人刁難。
戴上面具就不一樣了,哪怕熟人認出了面具後面的他們,也不會貿然上前寒暄,大家都會默契的當作沒有認出來,只專心遊玩。
蘇青玉就看到路上,有不少人因為遇到相熟的人停下來攀談,隨行的妻兒等得不耐煩的,還有相熟的人因為客氣一句一起去燈會,不好意思拒絕只能結伴同行的。
結伴同行當然沒有錯,可來燈會多是帶著家人、友人一起的,人太多湊在一起難免要體諒別人,犧牲自己的喜好。
蘇青玉就看到一個小娘子想要在入口處買花燈,卻因為結伴的人要去前面看燈,不得不委屈自己放棄。
原本不想戴面具的蘇青玉,默默地接過萬巡州手上的面具,給自己戴上。
難怪元宵節那些年輕男女去賞燈都:()繁星滿宮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