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點年輕的不像話了,聽聞王品所說,此人眼下不過十六歲的年紀,跟儒生想象中能做出“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這樣豪邁的境界完全不搭界。
另一個原因,便是這位朱大人,從一進得房間來,全身的注意力便被儒生拿出的那張畢懋康當年進呈給皇帝的自發火銃圖樣給吸引住了,竟是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這個冒著風險,千里迢迢來到鳳陽送圖樣的信使。
率領孤軍,擊退來犯至三萬流賊;檢舉揭發廖永堂,除去鳳陽一大毒瘤;訓練士卒,整訓精兵;關心民生,發現新作物。如此的樁樁件件,和眼前的這個青澀少年卻是想去甚大,這讓儒生不禁有些動搖。
王品力薦給太子竟然是這樣一個人,會不會言過其實了。一個武夫,就算有些文采,但如果只重火銃這些旁門左道,而完全不懂得濟世愛民之道,那今後也不會對朝廷社稷有什麼益處。
看到儒生的臉色有些不豫,王品趕忙輕咳了一聲,“這個,平安賢弟……!”
“原來如此啊!”朱平安如獲至寶的捧著那張圖紙,一時間如痴如醉難以自拔。“這不就是以轉輪擊打火石的雛形嗎?果然便是燧發槍的鼻祖,我中華人傑地靈,竟然不遜於歐羅巴人發明此物!”
看到朱平安沒有反應,儒生臉上的怒色更盛,王品只得站起來,起身到朱平安的身邊,在他肩上重重一拍。
朱平安這才回過神來,看看王品和儒生的神情,不由得有些過意不去,連連拱手致歉。
王品咳嗽兩聲,趕忙再次為朱平安引薦,“這位便是從京城千里迢迢趕來的原東宮侍讀講讀官,翰林院編修楊廷麟大人,現為兵部職方司主事。”
王品著重加強了“東宮”兩字,意在提醒朱平安,如果不是太子殿下幫忙,朱平安休想弄到這張畢懋康研發的自發火銃的圖樣。這份圖樣對於朱平安的意義非同凡響,王品希望以此為契機,就算不能讓其現在表態效忠於太子,至少也能在心中東宮有一份感激之情存在。更何況,此次專程而來的,還是太子格外心重的楊廷麟,此人年少才高,可是朝廷中的後起之秀。他的到來,也能彰顯太子對王品和朱平安的重視。
雖然,楊廷麟來鳳陽只是適逢其會而已。
朱平安趕忙見禮。這是理所應當的,人家大老遠的跑到鳳陽來,就是為了幫你找一張圖紙,這份情意著實是讓朱平安心生感激。
朱慈烺雖然是諸多悲催的亡國太子之一,但其人在正史和野史中風評都還不錯,只不過崇禎實在是比之更加倒黴,直接連帶著他也受了連累,連皇位究竟是什麼滋味都沒嚐到,便湮沒於浩浩的歷史大潮中,至於他是否是一位有能力的明君,一旦他即位,是否能夠力挽狂瀾,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因為他和幾個嫡親兄弟的過早失蹤或者是被殺,使得南明朝廷始終沒有找到一個令各方勢力都認可的君王,也埋下了南明諸王互相攻伐,白白耗費抗清力量,錯失北伐良機的伏筆。
不管朱慈烺最終如何,反正現在他是率先透過王品向朱平安表達了善意,這一點,朱平安不可能察覺不到。
路振飛官居要職,接下來更有可能巡撫兩淮,加上其個人的品性,他是絕不可能對王品的拉攏表露出明確的態度來的。
而朱平安也深知自己的恩師對於自己的提醒。和東宮一系的人馬交往,可以,但要時刻注意一個“度”的問題。
這和後世的官場沒有什麼區別。
等等,面前這個面帶些許傲氣,面白短鬚,個子不高的書生叫什麼名字?楊廷麟?居然是他!
楊廷麟,字伯祥,崇禎四年進士。為朝廷中堅決的主戰派官員,雖然官職不算顯赫,但在朝中聲望頗隆,被楊嗣昌所忌。之後改任兵部職方司主事,入盧象昇宣大軍中參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