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章 你心中所苦,皆因執著所致

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座雲霧繚繞的山峰,名為“靜心峰”。峰上有一座古老的禪院,禪院之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禪師,法號“慧明”。

慧明禪師年逾百歲,卻仍精神矍鑠,他的一生都在探尋禪的真諦,以“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為修行之道。

靜心峰四季如春,山花爛漫,鳥鳴聲聲。禪院門前有一條蜿蜒的小溪,溪水清澈見底,潺潺流淌,彷彿在低語著禪的秘密。

每當清晨,慧明禪師便會坐在溪邊的大石上,閉目養神,聆聽自然之聲,感受天地之氣。

一日,山下村莊裡來了一位年輕的書生,名叫李逸。

李逸因仕途失意,心中苦悶,聽聞靜心峰上有一位慧明禪師,便慕名而來,希望能從禪師那裡找到解脫之道。

李逸來到禪院時,恰逢夕陽西下,餘暉灑在山林間,金色的光芒與翠綠的樹葉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他見到慧明禪師時,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意。禪師面容慈祥,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人心。

李逸向禪師訴說了自己的煩惱,言語間流露出對仕途的執著和對現實的無奈。

慧明禪師聽後,微微一笑,說:

“李施主,世間之事,皆有定數,不可強求。你心中所苦,皆因執著所致。若能放下執著,心境自會平和。”

李逸聞言,眉頭緊鎖,似有所悟又似不解。

慧明禪師見狀,便帶他來到溪邊,指著溪水說:

“你看這溪水,它從不因山石的阻擋而停滯不前,也不因沿途的風景而流連忘返。它只是靜靜地流淌,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你若能像這溪水一樣,心境自然就能平和。”

李逸聽後,心中豁然開朗。他開始在禪院住下,跟隨慧明禪師修行。

每日清晨,他都會來到溪邊,閉目靜坐,聆聽溪水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寧靜。

漸漸地,他的心境開始變得平和起來,對仕途的執著也慢慢放下。

然而,修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一日,李逸在山中遇到了一隻受傷的狐狸。他心生憐憫,便將它帶回禪院,悉心照料。

狐狸的傷勢漸漸好轉,卻對李逸產生了依賴之情。

每當李逸離開時,狐狸都會流露出不捨之情。

李逸心中矛盾,既想繼續修行,又不忍離開狐狸。

慧明禪師得知此事後,便找到李逸,說:

“李施主,你心中的矛盾,皆因情之所困。修行之路,貴在心境平和。你若能放下情執,心境自會通透。”

李逸聽後,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自己修行尚淺,無法做到心如止水。

然而,他又不願放棄修行之路。

於是,他開始在心中默唸“心平能愈三千疾,心靜可通萬事理”,試圖平復內心的波動。

經過數日的掙扎與努力,李逸終於放下了對狐狸的情執。

他再次來到溪邊靜坐時,心境已經變得無比平和。

他彷彿能感受到溪水的流動、鳥鳴的和諧以及大自然的呼吸。

他明白了,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避世間之事,而是在世間之中保持一顆平和、寧靜的心。

慧明禪師見李逸已經領悟了修行的真諦,便對他說:

“李施主,你已經找到了自己的路。願你能繼續保持這顆平和、寧靜的心,去面對世間的種種。”

李逸聽後,感激涕零。他向慧明禪師深深一拜,然後背起行囊,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知道,前方的路還很長,但只要保持一顆平和、寧靜的心,他就能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理想。

從此,靜心峰上又多了一個傳說。

人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