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蟻繚諛睦鍶春塋露��淙輝詬髦直碭襠系募�嶗咐錚�恢碧畹氖恰敖�枕祉簟保�墒恰絆祉簟本烤故鞘裁囪�遊液廖抻∠蟆N�1936年12月出生於南京,轉年就因日寇侵略舉家逃難到當時的“陪都”重慶,在重慶生活了9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重返滬寧兩地。13歲時因屬“官僚資產階級”被“掃地出門”,父親北上,我也就隨在北京讀高中。1954年父親死於看守所,我又因“家庭問題”輟學,不得不攜老母弱妹加入移民隊伍,西遷到寧夏的黃河岸邊。1957年被打成“右派”,1958年被押送勞改隊,此後22年間被圈在兩個僅有一渠之隔的農場來來回回地反覆勞動改造。“面朝黃土背朝天”,眼前只有幾平方米土地,偶爾抬起頭來茫然四顧,常不禁有韓愈的“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蘭關馬不前”的感嘆。

到了成為一個所謂“公眾人物”,我的籍貫被別人關注的時候,說來慚愧,故鄉“江蘇盱眙”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仍說不清楚。可是我的“第二故鄉”卻不少:重慶、南京、上海、北京、銀川都可算一份。銀川不用說了,重慶、南京、上海、北京的街道我仍相當熟悉,當地年輕人不知的舊街名我都能如數家珍。1985年到南京領一個文學獎項時,與友人李國文、鄧友梅等獲獎者由張弦帶路去尋過我的“故居”。雖然街市鋪面變化很大,但車到“獅子橋”我馬上就能認出我的出生地。原先偌大的“梅溪山莊”改建成了一座電機廠,只有兒時曾在下玩耍的一株梧桐樹依然繁茂。同樣,在重慶、上海、北京等地我家曾住過的街巷衚衕,我都一一去看過,站在早已面目全非的庭院或樓宇前,不禁有一種浪跡天涯,不知何處是歸宿的情愫油然而生。

其實,真正促使我去故鄉盱眙的,是近年每逢舊俗的祭日給先人燒紙的習俗又悄然興起。屆時,夜間常能看到螢光爝火四處閃爍,有的人家竟把紙錢燒到人行道上,紙灰飛揚,在華燈異彩中扶搖而上,神秘且又熱鬧。燒紙的人們表情虔誠,有的嘴裡還唸唸有詞,在行動電話盛行的時代,彷彿正用耳機與死去的先人通話。這景象令我惆悵而羨慕。因為我不知在哪裡祭祀我的父母為好。我當然不相信紙錢能供給死去的父母在陰間消費,但人死後是不是有靈魂,魂魄又歸何處?都不是可以輕易下斷語的人生終極問題。作為人子,父母活著時不能盡孝,他們死後又抱著“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死了就算了的態度,於心何忍?我父親在看守所瘐死後沒見屍體,母親在“文革”中去世,彌留之際身邊沒有一個人,遺體被街道“革委會”草草火化,煙滅灰飛。至今我還時常想象母親在最後一刻會是什麼情景。父母都系出名門,“鐘鳴鼎食”之家,家破後肯定有強烈的失落感而死時又都異常淒涼。如今我要學老百姓的紀念方式給自己的心靈一點慰籍,都不知在哪兒燒紙,這不是死者的缺憾而是生者的遺憾了。

為了找個適當的地方紀念父母,寄託我對他們的哀思,我以為最佳選擇莫過自己填寫的祖籍“江蘇盱眙”了。上世紀80年代初,每到春節,盱眙縣委曾把我當作在革命根據地戰鬥的老同志,給我發來過慰問信。由此我才知道我祖籍原是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劉少奇、陳毅都在那一帶活動過。藉此,我就與盱眙縣同志聯絡,請他們幫助我打聽張氏家族還有沒有人在那裡。果然,很快就接到來信,感謝老家的地方幹部,他們不但調查到張氏家族的後人,還找到了我祖墳所在地。

在與家鄉政府幹部書信往來時,盱眙縣政府曾邀請我去參加他們舉辦的“龍蝦節”。當時我很奇怪,盱眙在洪澤湖畔,並不臨海,哪來的龍蝦?那次因有其他事沒有欣逢其盛,也沒有把龍蝦放在心上。而這次剛到南京,我告訴友人此行的目的,幾乎每人都驚呼“你們盱眙的龍蝦是出了名的呀!”據說南京城裡大大小小竟有一、二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