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爍怔了一怔,似乎有些訝然。
正一是他無法看透的人物。
而他對於正一的看法,一直以來,都停留在那個“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最初印象當中。
未想,在掌教這裡,卻是聽見了關於另一方面的說法。
“正一不善於表露心中情緒,實則在他心中,也有規矩。”
守正掌教說道:“在禮儀方面等等小事,他或許不去理會,但關乎本門之事,他從來不曾輕視。”
“他自幼生長於守正道門,他所認知的一切,都是本門的規矩。”
“哪怕入世以來,他對於世間的認知,依然侷限在本門的認知當中。”
說著,守正掌教沉聲道:“其實正一,才是本門之中,行事最為貼近守正道門真意的人物,他一言一行,深諳本門行事宗旨。”
鴻爍聞言,略有所思。
“正一向來專注,以前專注於修行,其道行進境,便是舉世罕見。後來專注於尋找清原,十餘年如一日,作為一位人仙,尋找一位上人,仍然未有停歇。”
守正道門掌教說道:“他不是為了青牛之死的私怨,不是為了誅殺變數的功德,而是為了擾亂人世的清原。”
“異於常者是為妖,不利人世即是魔。”
“但凡妖魔,窮盡畢生之力,盡斬之。”
守正掌教看向鴻爍,道:“這就是守正道門的真意,也是正一的真意。”
鴻爍頓時明白掌教所言。
守正道門是一脈傳承,而正一便是將這一脈傳承的行事宗旨,體現得淋漓盡致的人物。
換句話說,正一便是守正道門的化身。
“本門不會放棄正一。”
守正掌教看著這位師弟,認真說道:“若是連足以作為本門象徵的正一,也都毀了,那麼守正道門,也就沒有什麼了。”
鴻爍低聲道:“師弟明白了。”
守正掌教揮手道:“明白便好,如今正一折損,他的機緣,不在當世。”
鴻爍問道:“後世?”
守正掌教點頭道:“門中栽種的紫蓮,經過一番佈置,已是象徵著我道門氣運所在,如今正一折損,被我用秘法連在紫蓮氣運之上……紫蓮不枯,道門不敗,正一便不會死。”
鴻爍怔在了那裡,沉默良久。
章七五三 何滬
南梁。
京城。
文先生府上。
“何滬?”
文先生手中的這張摺子,是關於何滬的任命,乃是梁太子命人送來的。
當初圍殺蜀國古見淵,興師動眾,波及甚廣,諸多地界崩毀,百姓也有傷亡。
這在常人眼裡,不知真相,便知當作是天災。
而這個世道上,天災往往便是報應。
景秀縣的何滬,當時便背了這個罪責,罪名便是:觸怒於天,以致天罰。
原本罪責之重,何滬當斬,後來是文先生進言,免了死罪,讓他善後此事。
何滬行事,一板一眼,也著實極有成效,在這一次行事當中,處置妥當,教人刮目相看。
如今他也算入了梁太子眼中,使得這位太子殿下,對他頗為看重,意欲提升其官職,但卻得知此人過於方正,怕是不識其中深意,這才請教於文先生。
“何滬此人,才能是有,也算清正廉明,是個難得的好官,只可惜為人過於方正,不識圓滑,也是不妥。”
文先生略微沉吟。
何滬那人,雖有才能,但卻一直居在芝麻小官的位置上。
他不懂得賄賂上官,最是受上官不喜,在許多方面,難免受到壓迫,他頭頂上那盞烏紗帽能夠保住,已經